除了蘋果 這些企業也成為中國經濟放緩的受害者
蘋果(Apple)目前是大企業受中國經濟放緩而遭拖累的最新例證。隨著美中貿易戰延燒、股市賣壓沉重,這家手機大廠2降以中國需求放緩為由調降本季營收展望,加入日益增加的受害企業名單。
除了蘋果,彭博資訊也列出其他受中國經濟放緩拖累的知名企業,不論是汽車或咖啡銷售,這些企業在中國的營運可能會愈來愈艱辛。
●聯邦快遞(FedEx)
這個美國貨運巨人去年12月底調降獲利預測,推翻不久前才提高財測的作法。除了中國經濟放緩的因素外,FedEx指出美中貿易緊張也是公司面臨的問題之一。FedEx執行長史密斯表示,他面臨過的大多數問題都是由「壞的政治選擇」所引起。
●星巴克(Starbucks)
這家全球咖啡店連鎖業者每幾小時就在中國開設新門市,期望中國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市場。但星巴克去年12月表示,長期來說,在中國的銷售增幅最低可能放緩至1%,甚至比美國和全球其他市場3%至4%的成長更慢。目前不確定這當中有多少是中國經濟或貿易緊張造成的,或者也可能是中國正對咖啡失去興趣。
●精品珠寶商Tiffany
比起美國國內的問題,中國經濟放緩更讓這家美國珠寶商傷透腦筋。Tiffany去年11月公布的銷售不如預期,強調中國消費者人在海外就會減少支出的「消費模式非常明顯」。精品業者路易威登母公司LVMH去年10月首次點出這個趨勢,因為中國會對攜帶不明商品回國的旅客開罰,用意在於提振國內消費。
●戴姆勒(Daimler)
生產賓士車的德國汽車大廠戴姆勒是首批譴責貿易緊張升高的全球品牌之一,去年6月就提出警告,美國對中國進口汽車開徵的報復性關稅將衝擊在中國的汽車銷售。戴姆勒去年10月二度調降2018全年度的獲利預測,但當時未將貿易戰當成元兇。
●義大利頂級男裝品牌Ermenegildo Zegna
這家男裝製造商去年10月強調貿易戰會對消費產生心理層面的影響,執行長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音譯)表示,中國消費者近幾個月來日益謹慎,公司今年在中國的投資會更保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