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這項投資慘賠2900億 股東為何沒抓狂?
蘋果公司今年的一項投資已經慘賠91億美元(新台幣2,826億元),但股東至今並未抓狂,因為這項投資是回購公司股票。
受惠於2017年的減稅案,許多美國大型公司把這些意外之財用來買回自家股票,包括蘋果、富國銀行、花旗集團、應用材料。他們出手時,股價仍位於高點,但近幾個月來美股崩跌,這些公司的股價重挫,股票回購計畫如今看來反而成了糟糕的投資。
據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統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在今年1月至9月共買回5,834億美元自家股票,比2017年同時期增加52.6%,且已逼近全年歷史紀錄。
蘋果公司今年前九個月共花費629億美元回購股票,但這些股票目前僅值538億美元,賠了91億美元。
企業治理顧問公司ValueEdge Advisors的副董事長Nell Minow說:「如果某家公司的併購案虧了這麼多,股東早就暴動了。決策者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妥善運用資金。」
許多企業把股票回購視為將額外資金返還股東的好方法,帳面上的損失只需股價上揚就能彌補。然而,美股崩跌的幅度出乎預期,也讓股票回購決策遭到質疑,是否該用於投資各事業、為員工加薪、發放較高股利,而非該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回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