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預防性羈押!土城父涉違反保護令「安全帽當街痛毆兒」 新北院火速裁押

眼見不為憑!被AI影片騙去「虛構景點」 長輩花6萬元包車白跑一趟

比日韓低?川普兩波關稅名單「台灣未上榜」 專家:好消息可能性大

24小時狂拉7079次引體向上 澳洲女子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文森在24小時內做了7079下引體向上。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文森在24小時內做了7079下引體向上。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對一般人來說,一天做幾十次引體向上就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澳洲一名女子不但挑戰自己極限,更打破金氏世界紀錄,在24小時內做了7,079次引體向上,震驚全球健身圈。

ODDITYCENTRAL報導,34歲的文森(Olivia Vinson)是在丈夫的鼓勵下決定挑戰這項壯舉。文森接受《金氏世界紀錄》訪問時表示,丈夫是她的教練,當初鼓勵她挑戰「24小時引體向上」時,自己還覺得很荒謬,完全不覺得有可能辦到。

文森說,當時的最高紀錄是4,081次,她覺得自己根本不可能超過這個數字,而這項紀錄的前保持人是波蘭的戈爾洛(Paula Gorlo),在2021年所創下的成績。

雖然文森心中掙扎,但還是決定試試看,於是在今(2025)年3月29日到30日挑戰自己。沒想到,她不只打破自己的極限,更一舉大幅突破紀錄,整整多做了快三千下,平均每分鐘就做5下。

文森表示,這次的挑戰讓她重新審視自己,發現原來自己有著無限潛能,那些她認為做不到的事,原來都有可能做到。她激動地說,自從完成這項挑戰以後,她對自己的能力從此改觀,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金氏世界紀錄 澳洲

延伸閱讀

巴西女獨自駕駛小船離奇身亡 疑似頭髮捲進引擎致命

變態日男闖民宅對童車噴尿 竟稱「幻想少女騎車就興奮」

只因嫉妒送砒霜蛋糕殺閨蜜 巴西17歲少女遭誤診食物中毒不治

不求性感照!已婚男豪撒1.7億 只為和情色網紅「乾聊天」

相關新聞

為了益智節目休學!22歲歷史系大學生連勝21個月破紀錄 抱走8500萬23輛車

法國22歲休學大學生埃米利安參加益智節目,在過去21個月破紀錄連勝646場,昨天終於遭到淘汰,但他贏得超過250萬歐元(...

考驗眼力!錢包掉浴室2天找不到 「神級視錯覺照」網瘋傳

你是否曾經為了找一個東西翻遍全家,最後發現它其實就在眼前?美國一名屋主最近的「尋錢包之旅」堪稱極致範例。他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找失蹤的錢包,最終竟發現它一直靜靜地躺在浴室地板上,和磁磚完美地融為一體。

腦死孕婦成為胚胎容器!喬治亞州史密斯案為何爭議?

2025年2月,30歲的喬治亞州居民艾德里安娜.史密斯(Adriana Smith)因為劇烈頭痛就醫,醫師處方止痛藥物後讓她返家休養。隔天上午,史密斯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男友隨即帶她前往艾默里大學醫院(Emory Healthcare)求診,醫師在史密斯腦中發現多處血栓,數小時後,史密斯被宣告腦死。然而,在史密斯的家人尚未有機會商討後續要對史密斯進行何種程度的醫療處置前,他們卻被告知,醫院已經在未徵詢病患家屬的情況下,先行決定以機器繼續維持史密斯的心跳與呼吸。

淡啤酒的故鄉在這裡?捷克「啤酒外交」不喝不行!

在國際舞台上,捷克正透過一項獨特的倡議——「啤酒外交」(beer diplomacy),在全球推廣其豐富的啤酒文化和精湛的釀造技藝。雖然在談到歐洲啤酒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德國、比利時、荷蘭等等,但其實捷克啤酒同樣也歷史悠久且種類繁多,捷克更是世界上人均啤酒消費量最高的國家,過去6年來,捷克一直默默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釀酒師到捷克,親身體驗並學習如何「正確飲用啤酒」。

災難預言解除?日本熱愛神祕學的集體心理

從五島勉到龍樹諒,可以說是半世紀以來日本靈異熱潮下的時代產物,也反映了不同年代的社會集體心靈與深層焦慮。

殺人當遊戲?美國雇員爆料:以色列援助站實彈射擊平民

以色列與美國成立的「加薩人道基金會」自5月底運作以來,不斷傳出有等待救助的民眾無故遭槍擊死亡,加薩衛生部表示1個多月來至少有600人死亡,以色列軍方始終全盤否認。不過《美聯社》、《BBC》與以色列《國土報》近日輪番揭露,美國承包商和以色列士兵都出面揭發,該基金會在分發行動當中放任、甚至鼓勵安全人員朝平民開火,因為長期物資封鎖而飢腸轆轆的民眾在領取物資時要忍受被震撼彈、胡椒噴霧攻擊,以及被實彈射中的死亡風險。超過170個國際援助組織也聲明強烈譴責,要求該基金會停止行動,讓援助分發任務回歸專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