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鐵便當又出包!丸子「咬不斷」疑藏塑膠繩 公司致歉回應了

川普點頭了? 以色列總理:不排除「斬首」伊朗最高領袖

醫學院沒畢業卻執業20年 英國冒牌精神科醫師遭重判

阿勒米靠偽造文書執業20年。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阿勒米靠偽造文書執業20年。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英國一名女子假冒精神科醫師,不但憑著偽造的證件混進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更執業長達20年。女子食髓知味,又想藉著偽造文書謀奪他人遺產,結果過去一切偽造的惡行因此曝光。

ODDITYCENTRAL報導,英國一名女子阿勒米(Zholia Alemi)在90年代初跟家人從伊朗移居到紐西蘭,她在奧克蘭就讀醫學院,但實際上並未取得學位。阿勒米沒有就此放棄當醫生的夢想,她後來在90年代中期搬到英國,發現當時的法規有漏洞,直接用偽造的紐西蘭學歷文件登記執業。

接下來20年,她就這樣輾轉在英國多家醫院擔任精神科醫師,騙過不少醫院與機構,接觸的病患多達數百名。2018年,她試圖偽造一名84歲婦人遺囑,謀取婦人價值30萬英鎊(約新台幣1,220萬元)的房產,隨後遭到判刑。

檢方在深入調查時意外發現,阿勒米不只偽造遺囑,就連之前的學歷和醫師資格也全都是假的,於是她又被指控三項詐欺罪名,判刑5年。近日法院進一步裁定,阿勒米必須繳回過去執業的非法所得,共計40萬英鎊(約新台幣1,630萬元),否則將加重刑期。

事件曝光後震驚英國醫界,英國醫學總會(General Medical Council)目前重新進行內部審核,將再次查驗90年代核發的外籍醫師執照,以防類似事件重演。

醫師 英國

延伸閱讀

不求性感照!已婚男豪撒1.7億 只為和情色網紅「乾聊天」

只因嫉妒送砒霜蛋糕殺閨蜜 巴西17歲少女遭誤診食物中毒不治

變態日男闖民宅對童車噴尿 竟稱「幻想少女騎車就興奮」

巴西女獨自駕駛小船離奇身亡 疑似頭髮捲進引擎致命

相關新聞

金三角毒品轉運站!馬來西亞破獲芬太尼工廠、電子煙毒犯濫

今年3月26日,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警方靠「工廠廢水監測」鎖定一處芬太尼煉毒工廠,當場逮捕9名中國籍化學背景嫌犯,證實馬國已淪陷。早在2023年12月,警方就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攔下一批偽裝成「香水」的芬太尼——重達807公斤、總市值約新台幣3.1億元,足以讓400萬人吸食。儘管當月官方聲稱國內暫未出現芬太尼吸毒案例,但馬來西亞早已成為金三角集團運毒的必經之地,走私橫跨亞洲、大洋洲甚至歐洲。我們都知道金三角(泰北、寮國、緬東)是世界鴉片與合成毒品重鎮,卻常忽略這些毒品如何透過第三國偷渡到遙遠市場。為什麼毒販選中馬來西亞當作重要樞紐?本文剖析馬國究竟如何淪為「毒品轉運國」,連帶一探近年崛起的「電子煙型毒品」及各種走私路徑。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廣東話女狂毆韓國計程車司機!打到耳出血 1原因無禁出境直飛香港

韓國早前發生1宗的士司機被乘客毆打事件,1對操廣東話情侶於今年3月中凌晨乘搭的士期間發生爭執,女子嘗試打開車門不果,司機基於的士在危險繁忙道路中,乘客不能貿然下車而出手制止,結果惹怒女子,女子多度揮拳毆打司機頭部致耳朵出血及耳鳴。司機雖有報警,惟情侶於事發當天下午已乘搭航班回到香港,韓國警方基於1原因未能追捕,司機對未能將女子繩之以法及索償感到無比冤屈。

慘!42歲男子爬樹摘芒果 手持鐵桿誤碰電纜不幸觸電昏迷樹上亡

為採摘水果不幸斷送性命!馬來西亞日前有男子爬到樹上摘芒果,期間打算用鐵製工具協助,詎料碰到附近電纜,瞬間觸電昏迷在樹上。救援人員到場時,馬上將男子抬回地面,可惜他其後仍被證實不治;目前男子遺體已交由警方處理,詳細情況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影/愛上禮儀師!巴西女子不斷參加喪禮 苦追兩年「搭靈車」出嫁

巴西一名女子在喪禮上對禮儀師「一見鍾情」,為了吸引對方注意,她開始參加當地大大小小的喪禮。女子連續參加各種喪禮兩年,終於引起對方注意,兩人不但交往結婚,最後更搭「靈車」結婚,讓賓客全都看傻了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