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捲風來襲!美夫妻緊抱「雙雙手臂被扯斷」 她見斷臂喊救命不知是自己的

夫妻倆在風暴中緊緊相擁,導致手臂雙雙斷裂。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夫妻倆在風暴中緊緊相擁,導致手臂雙雙斷裂。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美國肯塔基州上周遭龍捲風襲擊,狂風時速高達170英里(約273公里),當地一對老夫妻在自家臥室中緊緊相擁避難,卻在風暴來襲時被「撕扯分離」,導致兩人手臂斷裂。

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60幾歲的老夫妻保羅(Paul Cline)與蓋兒(Gail Cline)住在肯塔基州的倫敦市(London)。風暴侵襲當晚,兩人躲在家中臥室緊緊相擁,但龍捲風直撲而來,將整間屋子摧毀。更令人難過的是,不僅這對夫妻的住家遭到摧毀,兩人緊抱著對方的手臂也都被狂風「扯斷」。

兩人的姪女布蘭蒂(Brandy Bowman)接受當地媒體採訪表示,醫生告訴她,保羅和蓋兒是因為緊握著彼此的手,才會導致分別都斷了一隻手臂。

風暴過後,鄰居前來查看,聽見倒塌房屋下傳來微弱求救聲。蓋兒當時還有意識,只能虛弱地說:「救我……我看到走廊有一隻手臂……」但當時意識恍惚的她不知道,那隻斷臂其實就是她自己的手臂,在風暴中被硬生生扯斷。

搜救人員趕到現場後,立刻將兩人從瓦礫中救出並緊急送醫。保羅的狀況穩定,但仍需住院治療;蓋兒的肺部有刺穿傷,目前在加護病房治療,必須靠維生系統維持生命。

兩人養的愛犬薩迪(Sadie)本來一度失蹤,幸好最後奇蹟般地回到已成了廢墟的臥室,靜靜等著主人回家。後來家人將薩迪送到醫院陪伴患有失智症的保羅,希望能夠在住院期間安撫他的情緒。

這場災難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兩人的另一位姪女泰勒(Taylor Baker)已經在GoFundMe平台發起募資。泰勒透露,他們的女兒目前正和末期癌症對抗,現在家園又遭到破壞,全家人生活陷入困境,希望獲得外界支持與祝福。

龍捲風 美國 失智症

延伸閱讀

65歲退休享清閒?獨居父「像換了個人」 兒子半年後返家一幕揪心

悲劇非偶然?三峽翁「路怒症」早現端倪 前同事:寡言的他開車像變了個人

中鏢都不知道!新冠病毒變「超低調」 醫曝最新5症狀:肺部恐現毛玻璃

為付私立名校學雜費…73歲退休翁陷破產危機 天才孫1句話震撼全家

相關新聞

影/鴿子飛進機艙「搭便機」?達美航班因兩隻鴿子兩度返航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220班機24日因機上出現2隻鴿子造成混亂,導致兩度延誤。根據ABC新聞轉述,第一隻鴿子在乘客...

睡醒驚見135公尺貨船「擱淺」自家花園 挪威男直呼:太不真實

挪威22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航運事故,一艘貨櫃船在駛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 fjord),前往西部城鎮奧坎厄爾(...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人與人的無限連結」 草間彌生病中開出的美學之花

生於1929年,少女時期走過二戰,並且成為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家代表之一的草間彌生,對於當下的台灣人而言,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瀨戶內海直島上,充滿圓點的南瓜雕塑。對於這樣的圖樣與造型,草間常說,源於自幼受到的精神疾病之苦,但她反而希望將這樣的身心狀態用創作表現出來,該理念也體現在她的詩作當中。強烈的情緒與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理念,相信也是全球藝術愛好者對草間美學深深著迷的原因,而在她慢慢步向百歲人生之際,本文也透過近期剛結束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說明其創作美學的核心概念。

千奇百怪!紐約出診獸醫到府服務的人生百態

身為紐約市首屈一指的「上門看診獸醫」超過三十年,獲得客戶的高度信任和廣泛讚譽,曾照顧七千多個家庭約一萬四千隻寵物。進入到人們的私密空間,她有機會貼近看見各式各樣的主人和各式各樣的寵物,看見寵物和主人真實的互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