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搭公車已讓座…仍被婦人當眾碎念「書念到那裡去了」 國中男學生委屈落淚

素養焦慮/特訓班興起...素養無法速成 教學現場須轉型

怕0050再跌30%?網友曝「最大回落焦慮」根源:你根本搞錯重點

印度尷尬鬧劇!22歲男婚禮掀頭紗驚見「45歲準岳母」 控兄嫂設局逼婚

男子掀開新娘頭紗,發現新娘並非21歲少女,反而是其45歲母親。示意圖/ingimage
男子掀開新娘頭紗,發現新娘並非21歲少女,反而是其45歲母親。示意圖/ingimage

印度最近發生一起荒唐的「娶錯新娘」事件。一名男子在兄嫂安排下原本要迎娶21歲少女,沒想到婚禮當天掀起頭紗後,竟發現眼前的新娘竟是對方45歲的媽媽!事後男子指控這一切是兄嫂設局,甚至威脅他若反抗,就會被誣指強暴。雖然他最終報警,但雙方在調解後達成和解,他也撤回報案並表示不再追究。

兄嫂包辦婚事 卻換人當新娘

根據《印度時報》等多家印度媒體報導,事件發生在2025年3月31日,地點是印度北方邦的密拉特(Meerut)。22歲的男子阿齊姆(Mohammad Azeem),在哥哥納迪姆(Nadeem)與嫂嫂沙希達(Shaida)的安排下,預計要迎娶21歲的女子曼塔莎(Mantasha)。

不過,當婚禮正式舉行時,負責主持的伊斯蘭教士在念誓詞時提到新娘的名字叫「塔希拉」(Tahira),讓阿齊姆感到疑惑。直到掀開新娘頭紗一看,他大驚失色——站在眼前的,竟然是曼塔莎的母親,也就是他的準岳母、現年45歲的塔希拉。

阿齊姆事後表示:「我原本以為要結婚的是曼塔莎,結果卻是她媽媽,我當場震驚到說不出話。」

涉金錢交易 疑遭設局

阿齊姆表示,他在婚禮現場還注意到有不明人士進行現金交易,金額大約為50萬盧比(約新台幣19萬元)。當他意識可能遭設局,提出抗議時,哥哥和嫂嫂卻警告他如果拒絕結婚,就會誣告他性侵。

他當下擔心惹上刑事糾紛,只好先行離開,直到4月4日才前往當地派出所報案。

最後選擇和解 不再追究

警方調查後表示,雙方後來經過協商已達成和解,阿齊姆也撤回報案。他承諾不再對此事提告,整起事件也就此落幕。

延伸閱讀:

婚禮前變心!印度20歲新郎「與未來外母私奔」 一事令新娘更崩潰

新娘婚禮前夕逃婚!妹妹為「家族顏面」代嫁「準姐夫」 網民嘆慘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影/鴿子飛進機艙「搭便機」?達美航班因兩隻鴿子兩度返航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220班機24日因機上出現2隻鴿子造成混亂,導致兩度延誤。根據ABC新聞轉述,第一隻鴿子在乘客...

睡醒驚見135公尺貨船「擱淺」自家花園 挪威男直呼:太不真實

挪威22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航運事故,一艘貨櫃船在駛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 fjord),前往西部城鎮奧坎厄爾(...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人與人的無限連結」 草間彌生病中開出的美學之花

生於1929年,少女時期走過二戰,並且成為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家代表之一的草間彌生,對於當下的台灣人而言,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瀨戶內海直島上,充滿圓點的南瓜雕塑。對於這樣的圖樣與造型,草間常說,源於自幼受到的精神疾病之苦,但她反而希望將這樣的身心狀態用創作表現出來,該理念也體現在她的詩作當中。強烈的情緒與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理念,相信也是全球藝術愛好者對草間美學深深著迷的原因,而在她慢慢步向百歲人生之際,本文也透過近期剛結束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說明其創作美學的核心概念。

千奇百怪!紐約出診獸醫到府服務的人生百態

身為紐約市首屈一指的「上門看診獸醫」超過三十年,獲得客戶的高度信任和廣泛讚譽,曾照顧七千多個家庭約一萬四千隻寵物。進入到人們的私密空間,她有機會貼近看見各式各樣的主人和各式各樣的寵物,看見寵物和主人真實的互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