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突然一陣大浪」枋寮海域7名國高中生戲水...6獲救、1失聯

一代女皇潘迎紫齋戒18天「瘦到掉褲頭」 76歲驚人現況曝光

敬業又漂亮!何橞瑢跟訪館長爆紅 陸網點名「中天小姐姐」:館長回去妳留下

致命危機!英國女對蔬菜水果過敏 已20年沒吃過蔬果

為了避免過敏反應,克蘿伊已20年沒有吃蔬果。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為了避免過敏反應,克蘿伊已20年沒有吃蔬果。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英國一名年輕女子罹患罕見的「口腔過敏症候群」(Oral Allergy Syndrome),讓她過去整整20年來都沒吃過蔬菜水果。她表示,即使只是吃一口香蕉或胡蘿蔔,都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但她仍努力嘗試,希望能找出不會引起過敏反應的蔬果。

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27歲的克蘿伊(Chloe Raisbeck)是在7歲那年發現自己罹患這種怪病。當時她在學校吃了一口水蜜桃,馬上就出現嘴唇腫脹、喉嚨奇癢等症狀。不過當時學校的護理師並沒有好好處理,過了幾天她又吃了蘋果,症狀變得更加嚴重,這才緊急就醫。

克蘿伊接受過敏測試,發現她對超過15種食物過敏,常見的蔬果像是奇異果、草莓、紅椒與胡蘿蔔等,她都不能吃。克蘿伊的「蔬果禁令」一執行就是20年,就連另一半吃了草莓後,她都會要求對方刷牙才能接吻,就是擔心會再次引發過敏反應。

克蘿伊無奈地表示,小時候吃蔬菜水果都沒事,不知道為什麼一夕之間健康的飲食習慣變成了「致命危機」。因為這樣的疾病讓她對進食產生強烈恐懼,還要每天服用各種維他命來補充營養。

外出時,她會帶著腎上腺素注射筆備用,平常也盡量自備食物,好避免誤食導致發作。她的日常飲食十分單調,幾乎只吃米飯、義大利麵,搭配魚肉或乳製品。

雖然罹患怪病,但克蘿伊並未放棄希望。今年她鼓起勇氣嘗試從未吃過的覆盆子,發現沒有嚴重反應。她決定接下來「一口一口慢慢來」,找到更多不會引起過敏的蔬果。她也期待未來能擺脫恐懼,重新擁抱多樣飲食人生。

在英國,只有約2%的人患有這種罕見疾病,而且目前還沒找到治癒方式。

過敏反應 英國 罕見疾病 水果

延伸閱讀

一演16年!西班牙女子「裝聾作啞」詐領補助 因被問路遭揭穿

嚼口香糖防生病!美國賓州大學新發明能抗流感和皰疹病毒

影/跟「GAY蜜」墜入愛河結婚 鋼鐵直女:性生活一樣幸福

未婚夫婚禮10天前跟準岳母私奔 新娘哭訴:存款、金飾都拿走

相關新聞

影/鴿子飛進機艙「搭便機」?達美航班因兩隻鴿子兩度返航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220班機24日因機上出現2隻鴿子造成混亂,導致兩度延誤。根據ABC新聞轉述,第一隻鴿子在乘客...

睡醒驚見135公尺貨船「擱淺」自家花園 挪威男直呼:太不真實

挪威22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航運事故,一艘貨櫃船在駛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 fjord),前往西部城鎮奧坎厄爾(...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人與人的無限連結」 草間彌生病中開出的美學之花

生於1929年,少女時期走過二戰,並且成為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家代表之一的草間彌生,對於當下的台灣人而言,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瀨戶內海直島上,充滿圓點的南瓜雕塑。對於這樣的圖樣與造型,草間常說,源於自幼受到的精神疾病之苦,但她反而希望將這樣的身心狀態用創作表現出來,該理念也體現在她的詩作當中。強烈的情緒與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理念,相信也是全球藝術愛好者對草間美學深深著迷的原因,而在她慢慢步向百歲人生之際,本文也透過近期剛結束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說明其創作美學的核心概念。

千奇百怪!紐約出診獸醫到府服務的人生百態

身為紐約市首屈一指的「上門看診獸醫」超過三十年,獲得客戶的高度信任和廣泛讚譽,曾照顧七千多個家庭約一萬四千隻寵物。進入到人們的私密空間,她有機會貼近看見各式各樣的主人和各式各樣的寵物,看見寵物和主人真實的互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