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憂死在「黑牢」 黃呂錦茹當庭淚崩揭原打算扛罪:不要再鬧了啦

粉絲太熱情!館長曬上海戰利品喊「只是十分之一」 網揪1點恐觸法

騙出心得來 法國父子連吃霸王餐三年成功近百次

男子帶兒子行騙,成功吃了近百次霸王大餐。示意圖,非當事人。圖/ingimage
男子帶兒子行騙,成功吃了近百次霸王大餐。示意圖,非當事人。圖/ingimage

法國日前發生一起荒謬的詐騙案。一對父子靠著「高超演技」,在三年內騙倒數十間餐廳,用沒帶錢等理由吃霸王餐。父子倆用相同手法,屢次在餐後藉故逃單,累積驚人金額,在警方經過數月追查後才終於落網。

ODDITYCENTRAL報導,一名48歲男子帶著18歲的兒子,從2021年開始,就靠「吃霸王餐」吃遍大江南北。他們會在行前仔細研究網路評論,只挑選被評論「客氣友善」的店家下手。每次用餐,兩人都打扮得體,偽裝成普通客人,大手筆點了前菜、主餐、甜點、紅酒和餐後酒,一頓飯就吃掉80到150歐元(約新台幣2,800至5,250元)。

用完餐後,男子就會拿出根本刷不過的信用卡結帳,等到刷卡失敗,再要求兒子到附近的提款機領現金。想當然而,兒子總是空手而回,男子就又裝作不好意思的樣子,提議要押身分證等證件,隔日再回來付餐費。

不過他們當然不會回來付錢,每次詐騙後,男子就會申報遺失證件,為下一次犯案鋪路。他們從來不會在同一間餐廳重複犯案,靠著相同手法在三年內成功行騙近100次。

父子倆就這樣「騙吃騙喝」,一直到去年8月才被揭穿。某家餐廳老闆在受騙後,將詐騙過程和男子的證件照PO上網,隨即引起廣大迴響。不少餐廳業者陸續站出來指控自己也曾受騙,前後共有43家餐廳向警方報案。

歷經數月調查和追緝之後,警方終於在今(2025)年4月3日成功逮捕兩人。兒子在審訊時坦承,這三年內一週會吃霸王餐兩到三次,而且幾乎都是大餐。而帶兒子行騙的男子也坦承犯案近百起。事件曝光後,父子倆已經被移送法辦。

霸王餐 法國

延伸閱讀

病患生殖器有特殊刺青 澳洲無良醫拍照外流只罰33萬

影/裝久了就變真的!美國正妹靠對自己「洗腦」 成功減掉18公斤

0卡飲料更健康? 法國研究:1成分恐增罹糖尿病風險

妻子發現丈夫偷吃憤而砍頭分屍 小三嘆「差點離婚成功」

相關新聞

影/鴿子飛進機艙「搭便機」?達美航班因兩隻鴿子兩度返航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220班機24日因機上出現2隻鴿子造成混亂,導致兩度延誤。根據ABC新聞轉述,第一隻鴿子在乘客...

睡醒驚見135公尺貨船「擱淺」自家花園 挪威男直呼:太不真實

挪威22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航運事故,一艘貨櫃船在駛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 fjord),前往西部城鎮奧坎厄爾(...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人與人的無限連結」 草間彌生病中開出的美學之花

生於1929年,少女時期走過二戰,並且成為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家代表之一的草間彌生,對於當下的台灣人而言,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瀨戶內海直島上,充滿圓點的南瓜雕塑。對於這樣的圖樣與造型,草間常說,源於自幼受到的精神疾病之苦,但她反而希望將這樣的身心狀態用創作表現出來,該理念也體現在她的詩作當中。強烈的情緒與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理念,相信也是全球藝術愛好者對草間美學深深著迷的原因,而在她慢慢步向百歲人生之際,本文也透過近期剛結束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說明其創作美學的核心概念。

千奇百怪!紐約出診獸醫到府服務的人生百態

身為紐約市首屈一指的「上門看診獸醫」超過三十年,獲得客戶的高度信任和廣泛讚譽,曾照顧七千多個家庭約一萬四千隻寵物。進入到人們的私密空間,她有機會貼近看見各式各樣的主人和各式各樣的寵物,看見寵物和主人真實的互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