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教育部擬放寬申請入學3倍率 周五送招聯會最後討論

稱不會暗殺伊朗最高領袖 川普:美國漸漸失去耐性

印度14歲天才少年開發AI程式 7秒就測出有沒有心臟病

「Circadian AI」只需聽心音7秒,就能判別是否有心臟病。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Circadian AI」只需聽心音7秒,就能判別是否有心臟病。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印度一名14歲少年利用AI技術開發了一款應用程式,這款程式只要錄下心臟聲音,就能在7秒內偵測心臟病,不只讓他被譽為「天才少年」,也震撼了全球醫療界。

ODDITYCENTRAL報導,14歲的南迪亞拉(Siddharth Nandyala)開發了一款名為「Circadian AI」的手機應用程式,這款軟體能夠只花7秒,就用聲音偵測有無心臟病,而且準確度相當高。

南迪亞拉雖然才14歲,但他可不是普通的青少年,他是全球AI專業認證最年輕的持有者,擁有甲骨文公司和ARM公司頒發的證書。南迪亞拉開發這款軟體使用先進演算法,能分析手機錄製的心音,迅速診斷潛在疾病。該程式在美國有超過1.5萬名患者測試,印度也在700名患者身上測試過,診斷準確率高達96%。

印度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首席部長奈杜(N. Chandrababu Naidu)日前會見南迪亞拉,他大讚南迪亞拉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天賦,真是所有人的榜樣,更表示會全力支持南迪亞拉在醫療科技領域的發展。

據《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報導,Circadian AI在印度貢土爾(Guntur)的公立醫院經過嚴格測試,證實真的能快速且準確地辨識心臟疾病。南迪亞拉也在海得拉巴(Hyderabad)舉辦的全球AI高峰會展示了這項技術,他表示這款工具的設計重點,是讓診治心臟病有「普及性」和「易用性」。他希望透過這款程式幫助醫療資源匱乏地區,讓迅速診斷成為拯救生命的關鍵。

目前南迪亞拉已經在德州洛勒中學(Lawler Middle School)完成學業,接下來他將到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攻讀電腦科學學士學位。這位年僅14歲的醫療科技新星,未來可說是潛力無限。

心臟病 印度 AI

延伸閱讀

只因看比賽坐錯位置 德州高中生竟當場拔刀殺人

只因看比賽坐錯位置 德州高中生竟當場拔刀殺人

影/最後一次花錢是10年前 她沒存款、不購物喜過「0元生活」

影/演唱會爆衝突!前排觀眾起身嗨跳 女子視線被擋出手怒扯馬尾

相關新聞

影/鴿子飛進機艙「搭便機」?達美航班因兩隻鴿子兩度返航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220班機24日因機上出現2隻鴿子造成混亂,導致兩度延誤。根據ABC新聞轉述,第一隻鴿子在乘客...

睡醒驚見135公尺貨船「擱淺」自家花園 挪威男直呼:太不真實

挪威22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航運事故,一艘貨櫃船在駛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 fjord),前往西部城鎮奧坎厄爾(...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人與人的無限連結」 草間彌生病中開出的美學之花

生於1929年,少女時期走過二戰,並且成為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家代表之一的草間彌生,對於當下的台灣人而言,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瀨戶內海直島上,充滿圓點的南瓜雕塑。對於這樣的圖樣與造型,草間常說,源於自幼受到的精神疾病之苦,但她反而希望將這樣的身心狀態用創作表現出來,該理念也體現在她的詩作當中。強烈的情緒與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理念,相信也是全球藝術愛好者對草間美學深深著迷的原因,而在她慢慢步向百歲人生之際,本文也透過近期剛結束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說明其創作美學的核心概念。

千奇百怪!紐約出診獸醫到府服務的人生百態

身為紐約市首屈一指的「上門看診獸醫」超過三十年,獲得客戶的高度信任和廣泛讚譽,曾照顧七千多個家庭約一萬四千隻寵物。進入到人們的私密空間,她有機會貼近看見各式各樣的主人和各式各樣的寵物,看見寵物和主人真實的互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