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粉絲太熱情!館長曬上海戰利品喊「只是十分之一」 網揪1點恐觸法

獨/吳東進出清新光金4.6萬張持股 關鍵原因曝光

他偷打20把鑰匙潛入女生家!看電視忘記時間被抓 落網稱「想聞她家」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南華早報報導,一名日本男子因偷竊並複製陌生女子住家鑰匙,闖入受害者家中看電視,結果忘記時間。受害人回家發現異常,報警逮捕該男。他在落網時稱「想聞聞她家的味道」。警方從他身上搜出多達20把來自不同受害者的複製鑰匙,網友紛紛將他稱為「配鑰匙狂魔」。

34歲的東京上班族宮原良田(Ryota Miyahara,音譯)在一家咖啡廳遇見當時擔任服務生的受害女子。趁對方不注意時,他悄悄潛入員工辦公室,找到受害人的包包,並發現她的駕駛執照。宮原記下受害者的住址,以及住家鑰匙的製造商資訊和編號,隨後複製了鑰匙。

在日本,只要提供鑰匙資訊,便能在網上輕鬆打鑰匙。宮原去年10月打了一把鑰匙,接下來的兩個月裡,他多次潛入受害人家中,翻遍其浴室和臥室。

宮原落網時坦承:「我常常進去她家,那裡非常乾淨明亮,我想呼吸她家的空氣。」他供稱自己打了「15到20把備用鑰匙」。

2024年12月31日晚間,宮原再次潛入該女子家中,發現她的行李箱不見,便認為女子不在家。宮原隨後便當作是自己的家,放心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直到兩個半小時後,女子回家發現他淡定看電視,即刻報警。

警方在宮原的包包裡發現了5把備用鑰匙,上面標註著不同受害人的姓名和工作地點。

宮原一直使用相同的手法,定期光顧咖啡廳或餐館,監視女服務員,然後以相同的方式取得她們的個人資訊和住址,並訂製備用鑰匙闖入受害人的家中。

此案讓大陸網民驚呼「怎麼有人可以這麼變態」、「日本鑰匙複製系統太鬆散,在網路上就能複製備用鑰匙?太可怕了」。

鑰匙 日本 咖啡廳 受害者

延伸閱讀

毒販遇埋伏衝撞警車逃逸 半天後落網毒品已變上百萬現金

付費打工?排班出包她委屈自掏1千幫店開門 網怒轟:難怪慣老闆多

抓到了!被永和警方開2槍棄車逃逸 通緝犯落網查獲喪屍煙油

LOL/Riot Games宣布海克斯科技寶箱回歸!鑰匙斷片無條件進位變成鑰匙

相關新聞

影/鴿子飛進機艙「搭便機」?達美航班因兩隻鴿子兩度返航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220班機24日因機上出現2隻鴿子造成混亂,導致兩度延誤。根據ABC新聞轉述,第一隻鴿子在乘客...

睡醒驚見135公尺貨船「擱淺」自家花園 挪威男直呼:太不真實

挪威22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航運事故,一艘貨櫃船在駛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 fjord),前往西部城鎮奧坎厄爾(...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人與人的無限連結」 草間彌生病中開出的美學之花

生於1929年,少女時期走過二戰,並且成為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家代表之一的草間彌生,對於當下的台灣人而言,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瀨戶內海直島上,充滿圓點的南瓜雕塑。對於這樣的圖樣與造型,草間常說,源於自幼受到的精神疾病之苦,但她反而希望將這樣的身心狀態用創作表現出來,該理念也體現在她的詩作當中。強烈的情緒與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理念,相信也是全球藝術愛好者對草間美學深深著迷的原因,而在她慢慢步向百歲人生之際,本文也透過近期剛結束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說明其創作美學的核心概念。

千奇百怪!紐約出診獸醫到府服務的人生百態

身為紐約市首屈一指的「上門看診獸醫」超過三十年,獲得客戶的高度信任和廣泛讚譽,曾照顧七千多個家庭約一萬四千隻寵物。進入到人們的私密空間,她有機會貼近看見各式各樣的主人和各式各樣的寵物,看見寵物和主人真實的互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