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捷砍人凶手下跪 被害生父不領情:僅願以25萬和解「非常錯愕」

前男友、老公誰說謊?金賽綸遺屬明開記者會 一刀斃命金秀賢

學者批賴總統壓縮言論自由 府:鼓吹對台侵略牴觸紅線

「邪惡國毀滅重置世界」牛頓曾留驚人預言 推算疫情戰爭齊爆關鍵年

發現萬有引力的科學家牛頓(Sir Isaac Newton),不僅影響了科學界,也曾留下驚人的世界末日預言。 情境示意圖/Ingimage
發現萬有引力的科學家牛頓(Sir Isaac Newton),不僅影響了科學界,也曾留下驚人的世界末日預言。 情境示意圖/Ingimage

發現萬有引力的科學家牛頓(Sir Isaac Newton),不僅影響了科學界,也曾留下驚人的世界末日預言。根據他的手稿顯示,牛頓推算世界將在2060年迎來終結,並認為屆時世界將經歷重大災難,例如疫情戰爭和「邪惡國家」的毀滅等事件,隨後進入重置階段。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牛頓在1704年手寫信件中,透過研究聖經文本與數學計算,推算出世界將在重大災難如疫情、戰爭與邪惡國家的毀滅後進入新時代。他使用聖經中的「一日代表一年」原則,並參考《但以理書》的時間推算,認為這場全球巨變將發生在2060年。

牛頓相信,在世界經歷動盪與災難後,基督與聖徒將重返地球,建立持續千年的和平王國。然而,牛頓對於預測末日日期持謹慎態度,甚至質疑自己的推算,他在手稿中寫道:「這不是為了斷言世界終結的時間,而是為了阻止那些喜好猜測的人,他們頻繁地預測末日,卻常常失敗,從而使神聖的預言蒙羞。」

這封驚人的預言信件,目前展示於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成為歷史學家與宗教學者研究的重要文獻。無論是否相信這一預言,2060年仍將成為值得關注的一年,因為這不僅是科學家的計算,更是歷史與信仰交織的神秘謎團,牛頓對科學與宗教的融合探索,展現了他作為「自然哲學家」的多元面貌。

☛此為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

戰爭 牛頓 疫情 科學家

延伸閱讀

延緩失智靠這招!養成「1習慣」是預防關鍵 研究點出3大好處

北韓高層溫泉縱慾!「浴場性招待」極樂生活曝光 金正恩震怒下場慘

CIA藏了逾50年!美國禁書揭開科學界祕密 前研究員預言末日災難

相關新聞

散步對到眼…退休師遭牛群撞飛、踩踏 直升機來不及搶救身亡

即使只是散步也要注意周遭安全!英國一名72歲退休化學教師日前與朋友散步時,被一群牛撞飛並遭到踩踏,最後被踢中頭部當場死亡。

兒童性虐「知情不報」也有罪!法國狼醫性侵300人震驚各界

為何30年來,勒史夸內的犯行從未被發現?事實上從他的犯案時序來看,周遭的人有很多次機會可以揭發他的犯行,並阻止傷害繼續發生。他的家人,尤其是妻子,其實早就知道他的癖好,親朋好友也多少感受到怪異之處而逐漸遠離他,然而整個家族沒有人認真追究。在2004年,他被查到在網路上購買未成年人性影像,留下了案底,然而醫療體系卻沒有更積極的作為,無視可能的風險讓他繼續執業、與病人接觸。

羅馬隱藏新景點?「庇護廣場」禧年翻新計畫

在有著眾多美麗廣場的羅馬城內,庇護廣場從來就不是個特別值得一提的存在,尤其在不遠處,還有個世界知名的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亦譯聖伯多祿廣場),相比之下更是猶如雲泥之別。但不起眼的外觀,絲毫不減庇護廣場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庇護廣場西側直接連接協和大道(Via della Conciliazione),由此可達梵蒂岡聖彼得廣場與大教堂的正面入口處;往東通往連接聖天使橋與聖天使堡,其位處往來台伯河東西兩岸的交通要道,聖天使堡也是個頗具知名度的歷史古蹟。

不要隨便親小孩!2歲寶寶被唇皰疹患者親吻 左眼破洞失明

許多父母討厭外人隨意碰觸小孩是有原因的!國外一名2歲男童疑似被親吻眼睛周遭,結果感染病毒失明,他的父母正想盡辦法幫他恢復視力。

澳洲爸海邊撿到「龍涎香」市價122萬!專家潑冷水:無法變現

澳洲一名父親在颶風侵襲後,意外發現了一塊可能價值非常高的罕見寶物,這項驚人發現引起廣泛討論,而專家也對此事提出了相關意見。

「川普和馬斯克誰更有權力?」英國中學生論文競賽的時事分析

在台灣幾乎每年都可以看到新聞,又有許多傑出高中學子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奧林匹亞國際競賽中獲得極高榮譽。但在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面,似乎鮮少有社會目光投向類似的競賽。其實,國際間也同樣有針對國高中生的人文社科類競賽,約翰洛克論文競賽即為其中之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