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衛生紙!全家六口共用毛巾擦屁股喊「更乾淨」:省錢又環保

對於台灣人而言,在上廁所後使用衛生紙清潔已經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了,近日卻有一位外國網友分享,稱她們家從不使用衛生紙,而是使用毛巾代替,引發網友熱議。圖/ingimage
對於台灣人而言,在上廁所後使用衛生紙清潔已經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了,近日卻有一位外國網友分享,稱她們家從不使用衛生紙,而是使用毛巾代替,引發網友熱議。圖/ingimage

對於台灣人而言,在上廁所後使用衛生紙清潔已經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了,近日卻有一位外國網友分享,稱她們家從不使用衛生紙,而是使用毛巾代替,引發網友熱議。

原PO在TikTok分享,稱自己一家六口全部都使用毛巾代替衛生紙,並表示這樣做更環保,還能減少許多開銷。她與家人會在上廁所後先使用坐浴桶清洗自己,之後再用毛巾擦拭,她認為這樣比用衛生紙還要乾淨。

@jazminer17

Preparing the family’s cloths with care, for waste is but a modern folly. 🕰️♻️ #SimpleLiving #StewardshipOfHome

♬ original sound - jaz

同時她也強調她們雖然會使用同一條毛巾,但「不會是同時使用」,她會將使用過的髒毛巾集中清洗後才會再次使用。她認為這與洗澡後使用毛巾擦身體沒什麼不同,並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樣髒,只是有些人不理解這種做法。

對此,一部分網友表示不能接受,「超噁心」、「我難以想像洗衣機的味道」、「所以它們都會進洗衣機?好噁」。

也有網友認為這確實是好方法,「如果有坐浴桶這完全可以接受」、「我不認為這很髒,他們使用坐浴桶,也清洗和漂白毛巾,而且這對她們的下水管道更安全」、「這對想省錢來說很合理」、「衛生紙可能含有化學物質,因此即使有人覺得很噁心,按照她們的方式去做會更安全」。

但也有網友懷疑這是否真的能省錢,「這樣你可以省下購買衛生紙的費用,但每天都要洗一次衣服。哪個更便宜?水電費還是衛生紙」、「衛生紙確實很貴,但在那些毛巾上你浪費了水、電、洗滌劑和漂白劑」。

TikTok 廁所 毛巾 水電 省錢 衛生紙

延伸閱讀

家裡水費高可能是「3大NG如廁習慣」 省錢專家:建議改單層衛生紙

網列南韓旅遊10大禁忌:切勿使用「一詞」稱呼店員

黃牛喊到900元天價!高雄燈會吉伊卡哇燈籠搶手 網路交換商品最夯是它

挺過婚變!六月李易首同框 曝身體狀況:腫到不成人樣

相關新聞

不要隨便親小孩!2歲寶寶被唇皰疹患者親吻 左眼破洞失明

許多父母討厭外人隨意碰觸小孩是有原因的!國外一名2歲男童疑似被親吻眼睛周遭,結果感染病毒失明,他的父母正想盡辦法幫他恢復視力。

澳洲爸海邊撿到「龍涎香」市價122萬!專家潑冷水:無法變現

澳洲一名父親在颶風侵襲後,意外發現了一塊可能價值非常高的罕見寶物,這項驚人發現引起廣泛討論,而專家也對此事提出了相關意見。

「川普和馬斯克誰更有權力?」英國中學生論文競賽的時事分析

在台灣幾乎每年都可以看到新聞,又有許多傑出高中學子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奧林匹亞國際競賽中獲得極高榮譽。但在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面,似乎鮮少有社會目光投向類似的競賽。其實,國際間也同樣有針對國高中生的人文社科類競賽,約翰洛克論文競賽即為其中之一。

蛇很吉祥!日本民俗信仰崇拜「人面蛇神」

window.location.href="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8588171";

影/拿死蟒蛇當跳繩!澳洲少年畫面瘋傳引爭議 恐挨罰26萬

澳洲昆士蘭一群小孩拿一條長約2.5公尺的死蟒蛇當跳繩開心玩耍,影片在社群媒體瘋傳引發爭議,當局決定對事件進行調查,最高可...

日本最後的春畫:明治現代社會的情愛與江戶美學

2025年最新大河劇《大膽狂徒〜蔦重繁華如夢故事〜》熱播後,日本傳統藝術中,令全球觀者沈醉的浮世繪又再次引起討論。在這種與江戶時代俗民文化緊密相連的創作形式中,「春畫」勢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題之一。不過進入明治時代以後,先有新政府將其視為猥褻物的查禁政策,後有攝影術等「新媒體」攻佔市場,傳統版畫風格的春畫慢慢走向式微。有趣的是,在發展終期的明治與大正時代,春畫作品卻也描繪了當時新出現的各種現代性角色。現今看來,江戶風情的藝術形式,配上當代仍持續存在的社會角色與情境,反倒令人感到新奇,本文也將淺談當時常見的數種人物,例如軍人、看護婦與學生等等,探索這在20世紀前後,最後的春畫創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