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職公務員、現職王子殿下」!日本美男轉行當牛郎 陸網炸鍋:鐵飯碗不如下海

有網友在日本路邊見到一輛宣傳車,意外瞥見車上廣告的標語寫著:「前職、國家公務員,現職、王子殿下」,簡單幾個字便讓原PO忍俊不禁。圖僅為示意,非新聞當事人。法新社資料照
有網友在日本路邊見到一輛宣傳車,意外瞥見車上廣告的標語寫著:「前職、國家公務員,現職、王子殿下」,簡單幾個字便讓原PO忍俊不禁。圖僅為示意,非新聞當事人。法新社資料照

這也算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有網友在日本路邊見到一輛宣傳車,意外瞥見車上廣告的標語寫著:「前職、國家公務員,現職、王子殿下」,簡單幾個字便讓原PO忍俊不禁,立刻將這張照片發布在小紅書上。貼文曝光後,引起大陸網友的熱烈討論,甚至釣出牛郎本人的回應。

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在日本街頭經過一輛宣傳車,但當她定睛一看,卻忍不住直呼:「恨我看得懂日本中國字」。原來這是聲色場所的宣傳車,上面幾個斗大的漢字寫著:「前職、國家公務員,現職、王子様(さま,意即殿下、大人)」,還有該位牛郎的照片和藝名,原PO感到十分驚奇,便將該情景發布在小紅書上。

見此,大陸網友紛紛議論,狂刷了5000多則留言:「這才是真正的走到人民中」、「從為人民服務到給人民服務」、「公務人員下基層(大誤)」、「側面反映日本經濟也不好?」、「世道太差了,鐵飯碗不如下海來得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特地這麼強調一下,有種禁忌感嗎」、「花錢找他教面試考試經驗怎麼樣」、「再也不會被人罵稅金泥棒了(泥棒是日文讀音假借字延伸出來的用法,意即日文的小偷)」。

也有人指出,日本的風俗產業主要是提供「情緒價值」,這位牛郎選擇轉行反而非常適合,「可能公務員服務人民,鍛鍊了服務技能,很會提供情緒價值」、「這也不是純看臉吧,感覺主要還是靠情緒智商,和給人提供的情緒價值」、「日本牛郎的服務內容是情緒價值,所以外表不重要的啦」。

更有認識對方的網友,直接將貼文分享給牛郎本人,並表示他「受寵若驚」。網友先傳訊息給這位名為結的牛郎,笑稱:「你在小紅書紅了你知道嗎?」,看到陸網熱烈的討論,結也幽默回應:「我是不是應該學中文了?」、「大家會來指名我嗎?」。最後,當網友詢問他是否還有其他話想分享時,結竟然笑喊:「謝謝大家關注我,我很開心!本人比照片好看喔」,逗趣反應讓眾人笑翻。

日本 小紅書 公務員

相關新聞

影/鴿子飛進機艙「搭便機」?達美航班因兩隻鴿子兩度返航

美國達美航空一架空中巴士A220班機24日因機上出現2隻鴿子造成混亂,導致兩度延誤。根據ABC新聞轉述,第一隻鴿子在乘客...

睡醒驚見135公尺貨船「擱淺」自家花園 挪威男直呼:太不真實

挪威22日發生一起罕見的航運事故,一艘貨櫃船在駛入特隆赫姆峽灣(Trondheim fjord),前往西部城鎮奧坎厄爾(...

影╱圖片慎入!澳男在自家後院發現102條毒蛇 多到連捕蛇專家都吃驚

澳洲雪梨西部郊區霍斯利公園(Horsley Park)一名居民,日前在自家後院捕獲多達102條劇毒的紅腹黑蛇,數量之多,...

東德小人物生活!罕見紀錄片呈現的「被遺忘之地」

DEFA時期的克普主要聚焦於紀錄東德人物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東德解體後,克普則轉向更遠的東邊,去紀錄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等境內小地方的人物生命記憶——那些曾經多元族群共存、語言與身份認同複雜、同時又曾飽受戰亂衝突與種族清洗的、經常被世人被遺忘的東歐之地。而貫串這些作品的線索,正是克普的自我認同:一位從東歐離散而來的、在東德成長之人。

黃色臉孔錯了嗎?被馴化的美國華人歷史

《黃色臉孔》所涉及的所有爭論,其實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在美國社群中,『誰』有資格代表『華人(黃色臉孔)』社群?」,以及其衍生的子議題:在爭奪「黃色臉孔」話語權的過程中,關於這個群體的敘事如何被馴化成白人可以接受的樣貌。

「人與人的無限連結」 草間彌生病中開出的美學之花

生於1929年,少女時期走過二戰,並且成為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家代表之一的草間彌生,對於當下的台灣人而言,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瀨戶內海直島上,充滿圓點的南瓜雕塑。對於這樣的圖樣與造型,草間常說,源於自幼受到的精神疾病之苦,但她反而希望將這樣的身心狀態用創作表現出來,該理念也體現在她的詩作當中。強烈的情緒與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理念,相信也是全球藝術愛好者對草間美學深深著迷的原因,而在她慢慢步向百歲人生之際,本文也透過近期剛結束的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說明其創作美學的核心概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