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夫妻醉後激戰!2名人妻同時懷孕各誕女嬰 「他」知道都是自己女兒

1名男子表示,以往跟妻子喝醉酒時,與男同事及對方妻子一起做「多人運動」,其後2女同時懷孕,各自誕下女兒,卻發現2名孩子異常相似。 示意圖/Ingimage
1名男子表示,以往跟妻子喝醉酒時,與男同事及對方妻子一起做「多人運動」,其後2女同時懷孕,各自誕下女兒,卻發現2名孩子異常相似。 示意圖/Ingimage

現代人性觀念開放,但也要為後代著想吧?外國1名男子在討論區文表示,以往跟妻子喝醉酒時,與男同事及對方妻子一起做「多人運動」,其後2女同時懷孕,各自誕下女兒,卻發現2名孩子異常相似。4名成年人當然記得當年的荒唐事,心裡明白其實2名女童應該都是原PO的親生骨肉,但沒有人敢說出真相。隨着孩子日漸長成,原PO相信女兒已經知道真相。

許多網友留言直斥「貴圈真亂」,又指成年人亂性,但卻可能令孩子受苦,要她們接受複雜身世,恐對身心有帶來傷害。

醉後亂性2人妻同時懷孕

原PO在「Reddit討論區」發文表示,該位男同事和妻子一直未能生兒育女,年輕時,原PO與妻子飲醉酒,在沒有做足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與他們做「多人運動」,隨後雙方妻子都同時懷孕,且各自誕女兒。4名成年人其後沒有多說半句,各自撫養女兒。

數年後,原PO有了新職業,與家人搬到搬處,其後又搬回同一地區,女兒就讀區內小學,有一天放學回家,女兒表示班上有1名女同學,外貌與她非常相似,儼如雙胞胎姊妹。原PO當然知道所謂女同學,正是該位男同事與妻子所生的女兒,亦是他的親生骨肉,但他沒有對女兒說出真相。

原PO相信女兒已知真相

如今原PO和妻子已經分開,女兒亦已長大成人,且確信她已經知道真相,而她的確有另1名姊妹。

大量網友留言追問「女兒知道真相,又如何?她的反應是什麼?」、「人家為你撫養女兒,還想什麼?」、「好心做足安全措施啦」。有人則抨擊原PO與對方夫婦都為一己私慾而不顧後果,擔心複雜的身世對2名女孩造成難以磨滅的陰影。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40歲女未婚懷孕 揭曾「一腳踏幾船」男友再出軌崩潰 網民勸分手

男結紮3年妻突懷孕!堅稱「老婆忠貞」 醫生檢查揭驚人真相傻眼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延伸閱讀

別當玻璃心!醫傳授3大心靈處方 化解職場壓力有撇步

從一位公務員之死 看職場霸凌的黑暗真相!8種慣用手段大揭密

權力越高越可能外遇?研究:如果想要引誘其他人 「我很有信心我會成功」

人為什麼會生氣?因為在關係中無法守護發自內心「最深層的在乎」

相關新聞

全球5個長壽「藍區」:從沖繩到地中海,為什麼這些地方的居民壽命特別長?

溫暖的星期四中午,一輛改裝校車緩緩駛入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鎮(Nicoya)的巴士站。尼科亞是尼科亞半島(Nicoya Peninsula)的首府。我確認這是我要坐的巴士後,便跟著當地人一起走進越來越長的隊伍,準備上車。隊伍裡有年輕母親、年長夫婦、中年女性,還有說笑的學童。我們各自就坐,不久之後,巴士彎彎曲曲地鑽出尼科亞鎮的水泥叢林,進入哥斯大黎加的鄉間。沒有汽車的馬路兩邊是色彩繽紛的小房子,翠綠的景色出現在地平線上。

記得出生瞬間!女子擁胎內記憶 童年看到自己「飄在頭上」

人們通常對於小時候的記憶都很模糊,更遑論出生前的記憶,但是國外有一名女子竟然還記得自己在媽媽子宮裡的感覺。

假扮護理師偷女嬰!義大利婦謊稱懷孕生男寶 自辦「歡迎派對」

義大利一名剛出生的女嬰被一名假扮成護理師的婦女偷走,幸好警方迅速破案,女嬰安然無恙,院方表示將啟動調查。

肛交性侵再殺85歲老婦!壽星1原因逃過死刑 法院減刑改判40年

馬來西亞法庭日前就1宗姦殺案判刑,當地1名印度裔癮君子於2019年自己生日當天,吸毒後尾隨1名85歲華裔老婦,進門打劫兼以肛交方式性侵對方,更對老婦綁嘴以防她呼救,最終讓她窒息死亡。「壽星」事後被捕,被法庭裁定謀殺罪成判處死刑,但他不斷提出上訴,最初上訴失敗維持原判,但他仍再度上訴,日前終獲得減刑,法官改判他入獄40年及鞭笞12下

出動電鋸?印尼女「鼻環卡入椅背」連人帶椅求救 消防員搞笑緩解緊張

印尼萬隆(Bandung)一名女子1月11日在公司鬧著玩時,將佩戴有鼻環的鼻子伸進椅背上的網洞,驚覺鼻環在網洞卡住無法取出,她隨後獲送往當地消防局。消防員一度拿出電鋸等重型工具扮演施救,企圖緩解事主的緊張心情,最終依靠鐵鉗將她救出。

她遊迪士尼1舉動遭鄙視!薑餅人嚇到吃手手 網見工作人員笑翻:情緒價值給很滿

無論男女老少,只要進入迪士尼這個夢幻角度,彷彿都會沉醉其中。網上近日瘋傳1條片段,事發地點相信為美國迪士尼樂園,有女遊客趁薑餅人於巡遊登場時,竟於對方面前啃薑餅人餅乾,嚇到薑餅人「吃手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