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掀罷免潮 學者曝符5種條件立委恐陷「魷魚遊戲」風暴

掀舌戰?賴清德檢討基層警打詐不力 她批綠營:提油救火

66歲孔鏘突罹怪病現身尾牙 「右腳腫如麵龜」嚇壞眾人

醫療疏失!生完孩子私密處痛18年 照X光發現手術器材留在體內

醫療團隊當年將縫合針留在女子體內,導致她下腹疼痛18年。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醫療團隊當年將縫合針留在女子體內,導致她下腹疼痛18年。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泰國一名女子在18年前生產時,因為醫護人員疏忽,竟將縫合的手術針遺留她的陰道內,使她長期飽受劇烈疼痛折磨,不堪其擾。由於女子家境清寒,根本無力負擔高額的手術費用,現在手術針還留在她的體內,女子只好向當地婦幼組織求助。

據《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這名現年36歲的女子來自泰國南部那拉提瓦(Narathiwat)省,近期她向泰國帕維娜兒童與婦女基金會(Pavena Foundation for Children and Women)求助,希望基金會可以給予金援,讓她脫離多年的痛苦經歷。

根據女子說法,18年前她分娩後,護理師在縫合時不慎將一根針掉入陰道內,當時的醫生試圖用手直接取出縫合針,但沒有成功。由於醫生擔心花時間撿針要是耽擱太久,會造成女子大量失血,權衡之下醫生決定繼續縫合,就這樣把針留在女子體中。女子表示,從那天以後,她的下腹部就一直隱隱作痛,甚至有時疼痛還會加劇,令她難以忍受。

去年女子經由X光檢查後,確認縫合針真的還在體內,不過院方認為縫合針在體內跑動,只好多次推遲手術。女子每個月至少要回診四次,不只身體飽受折磨,也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帕維娜基金會指出,由於女子經濟狀況不好,實在無力負擔高額的醫療費用,才會轉而向基金會求助。

基金會負責人洪薩庫(Pawina Hongsakul)表示,基金會已經協助女子與公立醫院聯繫,安排後續治療。目前泰國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門也會協助安排女子往返醫院的交通事宜,不過目前還不確定手術時間,也不清楚女子是否會向當年的醫院提告。

手術

延伸閱讀

男被醫生誤診告知過胖 要動縮胃手術才發現腹內藏27公斤腫瘤

疑似不滿川普當選 明尼蘇達州男子殺妻兒再自盡釀5口滅門

怎麼來的?漂洋過海3400公里 南極皇帝企鵝現身澳洲

影/冷氣水當聖水!印度信徒爭先恐後搶著喝 得知真相嘆:心碎了

相關新聞

影/阿富汗基地驚見幽浮群!飛彈穿透毫髮無傷 震撼畫面曝光

美國鄉民論壇Reddit近日一段影片引發熱議,在阿富汗一處軍事基地上空,一群不明飛行物體(UFO,又稱「幽浮」)遭到飛彈...

全球5個長壽「藍區」:從沖繩到地中海,為什麼這些地方的居民壽命特別長?

溫暖的星期四中午,一輛改裝校車緩緩駛入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鎮(Nicoya)的巴士站。尼科亞是尼科亞半島(Nicoya Peninsula)的首府。我確認這是我要坐的巴士後,便跟著當地人一起走進越來越長的隊伍,準備上車。隊伍裡有年輕母親、年長夫婦、中年女性,還有說笑的學童。我們各自就坐,不久之後,巴士彎彎曲曲地鑽出尼科亞鎮的水泥叢林,進入哥斯大黎加的鄉間。沒有汽車的馬路兩邊是色彩繽紛的小房子,翠綠的景色出現在地平線上。

記得出生瞬間!女子擁胎內記憶 童年看到自己「飄在頭上」

人們通常對於小時候的記憶都很模糊,更遑論出生前的記憶,但是國外有一名女子竟然還記得自己在媽媽子宮裡的感覺。

假扮護理師偷女嬰!義大利婦謊稱懷孕生男寶 自辦「歡迎派對」

義大利一名剛出生的女嬰被一名假扮成護理師的婦女偷走,幸好警方迅速破案,女嬰安然無恙,院方表示將啟動調查。

肛交性侵再殺85歲老婦!壽星1原因逃過死刑 法院減刑改判40年

馬來西亞法庭日前就1宗姦殺案判刑,當地1名印度裔癮君子於2019年自己生日當天,吸毒後尾隨1名85歲華裔老婦,進門打劫兼以肛交方式性侵對方,更對老婦綁嘴以防她呼救,最終讓她窒息死亡。「壽星」事後被捕,被法庭裁定謀殺罪成判處死刑,但他不斷提出上訴,最初上訴失敗維持原判,但他仍再度上訴,日前終獲得減刑,法官改判他入獄40年及鞭笞12下

出動電鋸?印尼女「鼻環卡入椅背」連人帶椅求救 消防員搞笑緩解緊張

印尼萬隆(Bandung)一名女子1月11日在公司鬧著玩時,將佩戴有鼻環的鼻子伸進椅背上的網洞,驚覺鼻環在網洞卡住無法取出,她隨後獲送往當地消防局。消防員一度拿出電鋸等重型工具扮演施救,企圖緩解事主的緊張心情,最終依靠鐵鉗將她救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