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信國寶弊案落幕!辜仲諒無罪確定 棄保潛逃的朱國榮判16年定讞

海基會預算暴增是為轉型準備?官員曝羅文嘉有大計畫

不二糕餅遭爆「蛋黃酥有蟑螂」!業者聲明全文曝光:完整包入機率較低

英4歲女童誤吞電池恐奪命 醫教「每10分鐘吃一口蜂蜜」爭取保命

鈕扣電池外觀如硬幣大小,幼童誤食風險高。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張裕珍攝影
鈕扣電池外觀如硬幣大小,幼童誤食風險高。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張裕珍攝影

英國一名4歲女童日前在玩耍時不小心吞下鈕扣電池緊急送醫,醫護人員給她一整罐蜂蜜,要求每10分鐘吃10毫升,藉此阻擋電池在腸胃裡的腐蝕性,隔天女童也順利將電池排出體外。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一名4歲女童伊莎貝拉(Isabella Telford)日前與家人出遊時買了一個小小的發光戒指,回家後也持續把玩,卻不慎吞下戒指裡的電池。

伊莎貝拉的媽媽阿黛爾·特爾福德 (Adele Telford) 說明,她聽到女兒在客廳大叫,說她吞了電池。阿黛爾前往查看時發現發光戒指的頂部已經脫落,裡面原本應該有3顆鈕扣電池,只剩下2顆。阿黛爾聽過吞下電池可能會灼傷喉嚨或肚子,立即將伊莎貝拉送往急診。

醫護人員帶著伊莎貝拉到兒童病房,給她一大罐蜂蜜和一個注射器,並指示每10分鐘要餵食10毫升的蜂蜜,直到醫生說停止。最後伊莎貝拉吃了兩個小時的蜂蜜,並於隔天順利將電池排出。

鈕扣電池外型小巧,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幼童誤食,《親子天下》曾報導,電池在腸胃中也會持續釋放鹼性物質,導致腸胃壁壞死,進一步將電池沾黏在腸壁上,可能導致腸道破裂引發生命危險。最好把放電池的地方上鎖,或是把電池放在高處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若不幸孩子真的誤吞電池,可以每10分鐘餵給孩子2茶匙(約10毫升)的蜂蜜,連續六次,因為蜂蜜可以有效緩解鈕扣電池釋出鹼性物質的時間,以爭取送往急診處理的時間。

《元氣網》的「兒童誤食教戰守則」指出,若兒童不慎吞入被噎住,千萬不可以吞飯、喝醋或催吐等方式自行處理,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應立即對外求助或撥打119,並立刻執行哈姆立克法,直到異物吐出,有必要時需施行心肺復甦術,再送醫處理。誤食異物後,一直到醫師評估前,都不應再喝水及進食,一方面是可能要用胃鏡取出異物,需要立刻麻醉,另一方面是異物可能已經損傷或阻塞食道,再進食會造成二度傷害。

蜂蜜

延伸閱讀

別催吐、速就醫!兒童誤食教戰守則|元氣網

獨/4歲女童幼兒園口鼻流血身亡 解剖驚見鈕扣電池|元氣網

藝人許維恩愛女「誤食別針」 急診醫提醒3類物品最危險

兒童鼻腔異物最可怕是它 醫師:會腐蝕鼻腔黏膜|元氣網

相關新聞

游一半溺死沒人發現!塞爾維亞選手「下沉瞬間」全被直播放送

美國德州一場公開賽日前發生一起死亡意外,一名28歲塞爾維亞選手不幸在比賽游泳時溺水身亡,約2小時後才被發現,而溺水過程也...

美男在度假村泡按摩浴缸慘遭電死!同行女子重傷命危

墨西哥索諾拉州(Puerto Peñasco)度假村驚傳觸電命案,一名美國男子在使用按摩浴缸時觸電身亡,另一名女字重傷送...

斬立決!結婚20分鐘發現新郎偷吃伴娘 她果斷立馬休夫

原本是許諾守護一生的結婚誓言,結果效力僅僅只有20分鐘。國外一名31歲的女性,在婚禮儀式結束後,意外發現新郎和伴娘早就暗通款曲,於是直接在婚禮上曝光兩人的出軌行為,並在數小時後提出離婚。

擔心捲入台海戰爭?沖繩公民的和平運動

5月賴清德總統就職時,日本國會共有三十餘名跨黨派參眾議員來臺表達祝賀。一同從日本前來的,還有沖繩縣石垣市的市長中山義隆。他5月19日在X上的推文寫到「臺灣是世界承認的國家」、「祝賀朋友臺灣」,被臺灣媒體視為溫暖的祝福。

性感錯了嗎?全球遊戲玩家的對立衝擊

「劍星事件」是今年上半跨國遊戲圈中最激烈的一場文化戰爭。爭議焦點的《劍星》是韓國Shift Up工作室開發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它主打的是由性感名模申才恩的身材做3D掃描建模、並由著名繪師兼製作人金亨泰執掌人設的女主角「伊芙」。

南蘇丹流離的下一代,與接住他們的人

台灣世界展望會目前在烏干達畢迪畢迪實施的心理健康與兒童保護方案,是全球第一個正式引進EASE的計畫。心理輔導志工每週舉辦團體課程,參與方案的青少年須完成7堂課,照顧者則須完成3堂課。團體課程之外,心理輔導志工也會進行家訪,了解孩子與照顧者運用課程所學的狀況。方案也結合兒保倡議,在各村落成立培育照顧小組,透過圖文衛教手冊向難民及收容社區家庭推廣營養、親職養育、兒童保護等觀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