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圓升破145創1月來最大漲幅 投資人押注日銀政策轉向

指王金平力挺至少為藍營「帶100萬票」 趙少康喊話:中部贏就贏了

25日就開始放寒假!台大、師大、台科大3校假期長達58天 原因曝光

婚宴未開始就叫打包!女賓客無理要求遭服務生拒絕 雙方爆口角惹議

馬來西亞有網友出席婚宴時,發現有女賓客在婚宴尚未開始時,已拿出餐盒要求服務生將未開動的食物打包帶走。女賓客遭拒後,還與女服務生爆發口角。(@wan_takaful/tiktok影片截圖)
馬來西亞有網友出席婚宴時,發現有女賓客在婚宴尚未開始時,已拿出餐盒要求服務生將未開動的食物打包帶走。女賓客遭拒後,還與女服務生爆發口角。(@wan_takaful/tiktok影片截圖)

宴會後將剩下的食物打包是「惜飲惜食」的行為,但日前國外有網友出席婚宴時,就發現有女賓客竟在婚宴尚未開始時,已拿出餐盒要求服務生將未曾上菜的食物打包帶走。女子遭到服務生拒絕後,心有不甘在餐桌旁與服務生爆發口角。影片在網上被廣傳,不少人都認為女賓客行為令自己及主人家都丟臉,「怎麼有臉提出這種請求」、「看影片都覺得尷尬」。

該名馬來西亞男網友在社交平台TikTok上載影片,表示日前出席婚宴時,打算用手機拍下現場情況,剛好發現其中1名賓客拿出膠袋,要服務生幫忙將桌上食物打包。他表示當時才早上10點半,「婚宴尚未開始,就有賓客要求打包」。服務生拒絕了女子的無理要求,並解釋除非賓客在婚宴結束後提出,否則他們不能允許任何人打包未開封的食物。女子非常不滿,與服務生發生口角。

從影片可見,當時桌面上的食物仍然以保鮮紙覆蓋,明顯未到開席時間。身穿黑衣的賓客走到2名穿紅色制服的女服務生面前,一把將餐盒連膠袋拍到桌上,要求對方將未開封的食物放到盒內,方便她拿走,而服務生就向女子解釋她們不能這樣做的原因。

影片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都表示婚宴結束後打包是常見行為,然而未開席就要求將食物打包帶走卻是聞所未聞,批評女賓客「太丟臉」,「我們也這樣,但都是宴會結束後才打包」、「連打包的膠袋都準備好,肯定是『慣犯』」。也有網友認為遇到這種情況,服務生可以向主人家詢問,以避免和賓客在席間發生衝突。

(TikTok)

延伸閱讀:

海底撈包場辦婚宴!新人宴請34桌親友共享喜悅 背後原因極具意義

爛尾樓裏辦喜宴│颱風下新人擺酒 無牆無門極慘 賓客肉身擋風雨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影片 馬來西亞 新人 餐盒

相關新聞

恐怖!疑不滿丈夫不帶自己去杜拜慶生 人妻「一拳打死老公」

縱有千百個不滿理由,也不應訴諸暴力!印度1名人妻日前與丈夫爭執時,一拳將丈夫打倒在地,致使他鼻骨骨折、部份牙齒脫落,因大量失血而死亡。據警方調查所知,初步懷疑女子是不滿丈夫拒絕帶她出國慶生,加上結婚紀念日的禮物不合心意,而且沒有買機票給她到德里慶祝姪女生日,女子盛怒下與丈夫爭執並將他打死。事實上,兇案發生的2周前,她的家傭就曾報警稱與疑兇發生口角後被推撞。

2023喜劇動物攝影獎出爐!袋鼠彈空氣吉他奪冠 綠翅雀指責也超可愛

彈空氣吉他的袋鼠、如父母般指責小孩的綠翅雀,在嚴冬中宛如雪球的白松雞。2023年喜劇動物攝影獎出爐,由澳洲攝影家拍攝袋鼠的照片奪得冠軍。本競賽盼能以有趣的照片喚起民眾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美國最古老木乃伊躺128年將下葬 當年竟是意外被防腐保存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具木乃伊「石頭人威利」(Stoneman Willie)在當地展示128年後,將於本周末接受正式安葬,...

影/辣麼厲害!最快完食50顆死神椒 加拿大男6分49秒2破金氏紀錄

英國衛報報導,卡羅萊納死神椒是目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近來一名加拿大男子用最短時間完食50顆死神椒,刷新自身金氏世界紀錄,...

抓癡漢的私刑正義?日本「私人逮捕系」網紅之亂

日本近年出現「私人逮捕系」YouTuber ,以正義執行號召,專門自行抓補性騷擾的癡漢、偷拍者、詐欺等犯罪者,並將過程拍攝成影片公開。這類影片旋即掀起網路關注熱點,然而這種YouTuber自發去「懲惡勸善」的行為,也引發許多法律和道德問題。之所以能夠進行「私人逮捕」,是因為日本法律中允許在遭遇現行犯、明確為犯罪者的情況下,一般人儘管沒有逮捕令,也能夠當場進行私人逮捕。但就在11月,分別有兩位知名的私人逮捕系YT,自己卻被警察逮捕了——其中有人是因為教唆他人攜帶毒品、想自導自演逮捕戲碼而被抓;另一位則是根本搞錯對象,涉嫌毀損名譽等罪名。

懷疑完美丈夫與女傭有染?人妻裝針孔鏡頭偷拍 揭更心寒真相崩潰

真相往往比想像的更恐怖!越南有人妻近日懷疑丈夫與家中女傭有染,於是在家中安裝針孔攝錄機蒐證,沒想到並非發現丈夫出軌女傭,而是從他們的對話揭開了更驚人的真相,令她崩潰嘆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猶豫到底要如何「對付」丈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