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滯留八仙山近百人陸續下山!台電漏夜搶修至今凌晨1點復電

MLB/教士投手100哩「球砸大谷」被認定蓄意!遭禁賽3場要提上訴

票數18比5!菲律賓副總統彈劾案 參議院發回眾議院重新檢視

菲律賓副總統薩拉.杜特蒂。路透
菲律賓副總統薩拉.杜特蒂。路透

菲律賓參議院昨晚以18比5的票數,通過副總統薩拉.杜特蒂的彈劾案發回眾議院重新檢視,為彈劾案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菲律賓數個民間團體去年12月指控薩拉.杜特蒂(Sara Duterte)違憲、貪污、背叛公眾信任、對總統發出刺殺威脅等多項罪名,分別向眾議院提出至少3份彈劾狀,眾議院於今年2月5日通過彈劾薩拉.杜特蒂,同日把彈劾狀遞交參議院。

參議院當天未討論彈劾狀即休會,直到昨天傍晚轉換為彈劾庭,所有參議員宣示擔任彈劾庭法官。參議員凱耶塔諾(Alan Peter Cayetano)提案把彈劾狀發回眾議院,經過激烈辯論,獲18比5的票數通過。

菲律賓參議院有24個席次,但其中1名參議員被任命為教育部長,因此只剩23人。

凱耶塔諾說明,發回並不等同於駁回或終結彈劾案,而是讓眾議院檢視彈劾狀中的「憲法缺陷」,包括不得在一年內針對同一名高層官員提出一件以上的彈劾案。

眾議院檢察團隊原訂於今天赴參議院宣讀彈劾狀,但在凱耶塔諾的決議案通過之後,這項程序已被取消。

ABS-CBN新聞網今天引述菲律賓大學法律系教授塔瑪瑟(Paolo Tamase)稱,參議院與眾議院在彈劾程序上各有職權,眾議院只能發起彈劾案,參議院只能審理彈劾案,參議院把彈劾案發回眾議院之舉違憲。

菲律賓現行憲法的制定者之一、眾議員蒙索德(Christian Monsod)說,參議院的職責是審理彈劾案,而非質疑是否有憲法缺陷,多數參議員看似有意拖延彈劾案。

薩拉.杜特蒂彈劾案的眾議院檢察團隊成員、眾議員狄芬塞(Lorenz Defensor)今天表示,眾議院將討論因應作法。

菲律賓於5月12日完成期中選舉,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即將換屆,彈劾案本已陷入是否可跨屆審理的辯論,如今的發展使得全案更具不確定性。

薩拉.杜特蒂是2028年菲律賓總統大選的熱門人選,她若被參議院2/3成員宣判罪名成立,將被拔除副總統職位,且終身不得再任公職。

杜特蒂陣營在期中選舉的表現優於預期,顯示杜特蒂家族仍具堅實的民意基礎,分析人士認為,參議員將觀察民意及政治風向,在彈劾案上作出對自己政治前途最有利的決定。

議員 菲律賓 彈劾案

延伸閱讀

菲律賓參議院表決 將副總統彈劾案送回眾議院

反嗆陸「域外勢力」 菲國狠批:應退出西菲律賓海

2監委曾挺彈劾公務車私用官員!今帶頭違法 媒體人嗆有廉恥就辭職

小馬可仕參院過半 杜特蒂獄中當選市長

相關新聞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以色列13日凌晨開始,對伊朗核子設施、軍事高層與資深科學家等數十個目標進行突襲式空襲,德黑蘭則誓言打開「地獄之門」,向特...

以軍展開第三波空襲 伊朗最高領袖:「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將自食惡果

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刊登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

出師不利?北約提軍費占GDP 5% 恐因「一國反對」全案卡關

北約秘書長呂特5月底表示,北約成員國正邁向新的國防支出基準,目標達到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預計峰會前達成共識。...

中國留學生連續下藥性侵案,遭英國判終身監禁

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6月19日將鄒鎮豪判處終身監禁,且至少服刑滿24年才有機會申請假釋。來自中國廣東的鄒鎮豪,於英國留學期間多次在倫敦、中國兩地犯下多起下藥性侵案,已確定身份的受害女性有10人,但警方調查認為可能還有超過50人以上的受害者。鄒鎮豪於法庭上甚至提出願意被化學閹割,以換取降低刑期,但法官認為鄒鎮豪並無悔意,是精心設計這些性犯罪、擅於操弄他人,不僅本身具有極大危害,對他人也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從冷漠到關切,南韓總統為何注意台灣問題?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變化,從過去的漠不關心,到現在成為熱門話題。南韓的政治人物與政府高層,對台灣的觀感如何改變?

「沒有言論自由了」?法國極右派語言如何助長極權?

現代的政治環境裡充斥著風向與概念的操作,這已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現實。但你是否想過,這種現象對於我們的政治環境將有什麼深遠的影響?除了假消息之外,人們的論述能力與政治思考是否也正在被削弱?有沒有可能最糟的狀況,是讓我們對於民主政治不再有信心?在全球極右派風潮復甦的當下,語言成為了極右派的武器。因為無法以理服人,所以透過扭曲的話術來吸收支持者,卻帶來破壞民主文化的後遺症。讓我們看看法國的例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