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邊境交火釀1死 泰柬總理通話:已達成和平方案

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圖/路透社
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圖/路透社

泰國柬埔寨的軍隊日前在邊境爭議區域交火,兩國情勢緊張。泰國總理貝東塔今天表示,兩國已透過外交對話達成了和平解決方案,這也包括了兩國軍隊在爭議區域的重新部署。

泰國和柬埔寨的軍人5月28日在泰柬邊境上的主權爭議區域發生衝突,造成1名柬埔寨士兵身亡。根據泰國皇家陸軍(Royal Thai Army)的聲明,是柬埔寨士兵在泰國東部烏汶省(Ubon Ratchathani)附近率先開火,泰國士兵對柬埔寨邊界部隊開火予以還擊,雙方交火約10分鐘後,柬方要求停火。

柬埔寨陸軍證實雙方「發生衝突」,但表示是泰國士兵攻擊在柬埔寨北部邊境和泰國接壤的普里維希省(Preah Vihear)執勤巡邏的柬埔寨部隊。

泰國主張泰方的行為屬於自衛行動,是為保衛國家主權所採取的必要措施,回應行動恰當、適度,並符合國際法。不過,柬埔寨有意將邊境爭議區域提交至國際法庭(ICJ)處理,泰國則希望透過現有雙邊機制與柬方談判。

雙方就此事未能達成協議,泰柬邊境情勢升溫,泰國縮短邊境通關的開放時間,有泰國民眾上街要求政府必須堅持捍衛主權,泰國媒體拍攝的影片和照片顯示邊境上的部隊整裝待發,學校老師開始帶著學生演練若有衝突如何就地找掩護。

泰國和柬埔寨軍方8日會談後宣布達成協議,同意重新部署在爭議邊界地區的部隊,回到2024年的狀態,泰柬兩國緊張局勢降溫。

民族報(the Nation)報導,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今天在內閣會議後表示,她已和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以及柬埔寨前總理、現任參議院議長洪森(Hun Sen)通過話,達成了正面且有建設性的結果。

貝東塔表示,泰柬兩國透過外交對話達成了和平解決方案,這也包括了軍隊在爭議區域的重新部署,目前沒有發生任何衝突。她並重申政府對國家安全的堅定承諾。

柬埔寨和泰國的邊界超過800公里,大多是在法國殖民中南半島時期劃定,長期以來雙方在邊界議題上一直爭執不休。泰柬兩國下一階段針對爭議區域的談判將是14日舉行的泰柬聯合邊界委員會(JBC)會談。

衝突 總理 泰國 柬埔寨

延伸閱讀

癢到抓破蛋!晚安小雞柬埔寨獄中過生日 崩潰曝現況

證交所赴泰 拓ETF商機

尋求南向商機 投信投顧公會偕證交所訪泰國

威宏營收/5月6.4億元、年減14.8% 下半年營運重回成長走勢

相關新聞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以色列13日凌晨開始,對伊朗核子設施、軍事高層與資深科學家等數十個目標進行突襲式空襲,德黑蘭則誓言打開「地獄之門」,向特...

以軍展開第三波空襲 伊朗最高領袖:「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將自食惡果

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刊登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

出師不利?北約提軍費占GDP 5% 恐因「一國反對」全案卡關

北約秘書長呂特5月底表示,北約成員國正邁向新的國防支出基準,目標達到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預計峰會前達成共識。...

中國留學生連續下藥性侵案,遭英國判終身監禁

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6月19日將鄒鎮豪判處終身監禁,且至少服刑滿24年才有機會申請假釋。來自中國廣東的鄒鎮豪,於英國留學期間多次在倫敦、中國兩地犯下多起下藥性侵案,已確定身份的受害女性有10人,但警方調查認為可能還有超過50人以上的受害者。鄒鎮豪於法庭上甚至提出願意被化學閹割,以換取降低刑期,但法官認為鄒鎮豪並無悔意,是精心設計這些性犯罪、擅於操弄他人,不僅本身具有極大危害,對他人也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從冷漠到關切,南韓總統為何注意台灣問題?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變化,從過去的漠不關心,到現在成為熱門話題。南韓的政治人物與政府高層,對台灣的觀感如何改變?

「沒有言論自由了」?法國極右派語言如何助長極權?

現代的政治環境裡充斥著風向與概念的操作,這已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現實。但你是否想過,這種現象對於我們的政治環境將有什麼深遠的影響?除了假消息之外,人們的論述能力與政治思考是否也正在被削弱?有沒有可能最糟的狀況,是讓我們對於民主政治不再有信心?在全球極右派風潮復甦的當下,語言成為了極右派的武器。因為無法以理服人,所以透過扭曲的話術來吸收支持者,卻帶來破壞民主文化的後遺症。讓我們看看法國的例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