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矛頭指向日本?川普38年前專訪遭挖出 曾怒控「掠奪美國財富」

準颱風薇帕預估周末來襲 賴清德第七講不去花蓮了

瑞典環保少女搭船闖加薩 以軍攔截後發文:表演結束了

攔截「瑪德琳號」的一名以軍,9日拿麵包給船上的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路透)
攔截「瑪德琳號」的一名以軍,9日拿麵包給船上的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路透)

加薩人道危機持續惡化,一艘載有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等社運人士的物資船「瑪德琳號」,9日稍早遭以色列軍隊攔截,船上成員遭拘留,但均平安無恙且獲得三明治和飲用水,預計將被驅逐出境。

以色列外交部在X發文表示,目前所有乘客平安無恙,聲明還稱「表演結束了」。以色列曾稱童貝里是「反猶太主義者」,當局稱這艘援助船是噱頭。更早一篇貼文表示,瑪德琳號正被拖往以色列海岸,船上成員將遭驅逐出境,物資則會轉交送往加薩。

瑪德琳號懸掛英國國旗,由親巴勒斯坦的自由船隊聯盟(FFC)營運。該船1日從義大利出發,準備運送物資前往加薩,以色列政府早已表態不會讓任何人突破以軍對加薩的海上封鎖。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先前已要求該船回頭,稱不會讓船靠岸,將出動海軍突擊隊與飛彈艦艇攔截。

瑪德琳號船上成員包括童貝里、影集「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演員連恩康寧漢(Liam Cunningham)及法國歐洲議會議員哈山等12人,原計畫9日稍晚運送象徵性援助物資進入被以軍全面封鎖的加薩,藉以提升國際社會對當地人道危機的重視。

然而FFC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這艘船靠岸前於夜間遭攔截。以色列外交部在X寫道:「這艘『名人們的自拍遊艇』正安全駛往以色列岸邊。船上乘客預計將返回各自國家。」

船上的法國歐洲議會議員哈山發文表示:「船員在凌晨2時左右於國際水域遭以色列軍隊逮捕。」一張照片顯示瑪德琳號船員雙手高舉,穿著救生衣坐在船艙內。

在稍早貼文中,FFC稱瑪德琳號「在國際水域遭受攻擊」,「四軸直升機正在包圍船隻,並噴灑類似白色油漆的物質。通訊已被干擾,還有無線電播放令人不安的聲音」。

FFC批評以軍在公海「強行攔截」、「不法登船」及「綁架」船上人。土耳其外交部和國際特赦組織俱譴責以色列攔截公海船舶違反國際法。

國防部長卡茲在透過發言人發布的聲明中表示,他已指示以色列國防軍,在船上一行人抵達阿什杜德港後,向他們播放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的影片,「他們應該看清楚,他們支持的哈瑪斯恐怖組織實際上是什麼樣子」。

2007年哈瑪斯控制加薩後,以色列在埃及協助下封鎖加薩,以防止武器走私進入加薩。2023年10月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後,持續至今的以哈戰爭讓加薩局勢急劇惡化。國際援助組織說,以色列最近禁止人道援助物資進入該地區長達80天,導致當地居民瀕臨飢荒。以色列支持的援助運送系統則充斥暴力問題,遭人道組織排斥。

以色列軍方9日攔截載有環保少女童貝里等社運人士的物資船「瑪德琳號」。(歐新社)
以色列軍方9日攔截載有環保少女童貝里等社運人士的物資船「瑪德琳號」。(歐新社)

童貝里 國防部 以色列

延伸閱讀

以色列將向瑞典「環保少女」播哈瑪斯襲擊影片:看清自己支持什麼

以色列稱找到辛瓦遺體 確認哈瑪斯領袖遭擊斃

以哈停火又卡關!哈瑪斯提條件遭美拒絕 怒批「無法接受」

白宮稱以同意川普版加薩停火案 哈瑪斯指未考慮加薩人要求

相關新聞

南華早報:美國可能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 避免影響川習會

南華早報15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台灣賴清德總統計畫8月過境美國拜訪南美洲,預計途經紐約與德州,此舉料將激怒北京。對此分析...

巴拉圭宣布:賴清德8月到訪 矢言維護對台邦交

法新社報導,台灣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15日表示,將維護與台灣的邦交,「堅定站在台灣一...

法新社:南韓醫學生將復課 結束17個月杯葛行動

大韓醫師協會(Korean Medical Association)今天告訴法新社,數以千計的醫學生在進行長達17個月的...

迴避討論是否介入台海衝突 澳洲總理1句話暗酸美國雙標「要求表態不合理」

金融時報12日報導稱,美國國防部施壓日本與澳洲表態在台海戰爭中的立場。衛報報導,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

CNN點名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被迫「牙籤剔骨」慘況曝

38歲印尼移工唐柯塔(Silwanus Tangkotta)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爆料,自己去年在台灣遠洋漁船工...

讀賣:中國拉攏日本!日本和牛可望時隔24年恢復出口中國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產牛肉可望於近日恢復出口至中國大陸,中國暫停進口和牛長達24年。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因與美國川普政府對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