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波三折!罷免李坤城案最終不送件 領銜人「雙手空空」赴選委會:已盡力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討好川普卻遭背叛 以伊衝突升高恐重創波斯灣國家經濟

加拿大總理:2025年達成北約2%國防開支目標

加拿大總理卡尼。(路透)
加拿大總理卡尼。(路透)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今天宣布,今年將達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2%的國防開支目標。他指出加拿大必須重振軍隊,「保衛我們每一吋主權領土」。

法新社報導,卡尼在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Toronto)的演講內容,還包括嚴厲警告美國總統川普動搖全球安全秩序。

他的演講重點不僅在於對未來美加關係的擔憂。面對來自中國、俄羅斯、網路攻擊,以及氣候變遷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卡尼認為加拿大對這些漸增的威脅,準備還不夠。

卡尼表示:「長期以來認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能夠保護我們,這樣的觀點如今越來越過時。」

隨著加拿大面臨的威脅日增,卡尼表示今年將實現北約目標,也就是將至少2%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用於國防開支。

卡尼補充說:「我們過於依賴美國。」

川普一再向北約成員國施壓,要求增加國防開支,並稱美國為集體安全所支付費用,已超過其應負擔比例。

今年4月,北約宣布32個成員國中,已有22個達到2%的國防開支目標。

不過川普也不斷催促北約成員國進一步增加國防開支,並警告那些在他認為國防資源投入不足的國家,美國可能會拒絕保護。

卡尼表示,加拿大已習慣以美國為「全球霸主」、將美國當成加拿大「最親密盟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戰後秩序。

卡尼譴責川普的貿易戰,並表示:「現在美國開始將其霸權貨幣化:收取市場進入費用,並減少對我們集體安全的貢獻。」

卡尼表示,加拿大將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建立新的安全關係,並將特別關注歐洲。

他說:「我們正積極尋求加強跨大西洋的安全」。本月舉行的加拿大-歐洲聯盟(EU)峰會,「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卡尼將今天宣布的軍事開支計畫描述為「保護加拿大人,而不是為了讓北約會計師滿意」。

卡尼指出加拿大軍事基礎設施正在老化,4艘潛艇只有1艘被認為適航,處於可運作狀態的海上艦隊與陸地車輛亦不足半數。(譯者:屈享平/核稿:鄭詩韻)1150610

美國 國防 北約 加拿大

延伸閱讀

才吵到分手的川普與馬斯克?紅色特斯拉不賣了!網:TACO又來

洛杉磯抗議愈演愈烈 川普:都是職業煽動者

川普挺邊境官員嗆逮州長 加州告政府派國民兵

川普刪加州撥款恐升級 惡化大學財政

相關新聞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以色列13日凌晨開始,對伊朗核子設施、軍事高層與資深科學家等數十個目標進行突襲式空襲,德黑蘭則誓言打開「地獄之門」,向特...

以軍展開第三波空襲 伊朗最高領袖:「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將自食惡果

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刊登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

出師不利?北約提軍費占GDP 5% 恐因「一國反對」全案卡關

北約秘書長呂特5月底表示,北約成員國正邁向新的國防支出基準,目標達到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預計峰會前達成共識。...

中國留學生連續下藥性侵案,遭英國判終身監禁

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6月19日將鄒鎮豪判處終身監禁,且至少服刑滿24年才有機會申請假釋。來自中國廣東的鄒鎮豪,於英國留學期間多次在倫敦、中國兩地犯下多起下藥性侵案,已確定身份的受害女性有10人,但警方調查認為可能還有超過50人以上的受害者。鄒鎮豪於法庭上甚至提出願意被化學閹割,以換取降低刑期,但法官認為鄒鎮豪並無悔意,是精心設計這些性犯罪、擅於操弄他人,不僅本身具有極大危害,對他人也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從冷漠到關切,南韓總統為何注意台灣問題?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變化,從過去的漠不關心,到現在成為熱門話題。南韓的政治人物與政府高層,對台灣的觀感如何改變?

「沒有言論自由了」?法國極右派語言如何助長極權?

現代的政治環境裡充斥著風向與概念的操作,這已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現實。但你是否想過,這種現象對於我們的政治環境將有什麼深遠的影響?除了假消息之外,人們的論述能力與政治思考是否也正在被削弱?有沒有可能最糟的狀況,是讓我們對於民主政治不再有信心?在全球極右派風潮復甦的當下,語言成為了極右派的武器。因為無法以理服人,所以透過扭曲的話術來吸收支持者,卻帶來破壞民主文化的後遺症。讓我們看看法國的例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