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治評論員李正皓驚傳遭歹徒噴辣椒水 已報案驗傷不排除預謀犯罪

今晴熱防中暑、午後強對流 吳德榮:6月底前梅雨鋒面已無南下機率

李在明首度與石破茂通話 允深化韓日關係

南韓總統李在明(圖)和日本首相石破茂九日首度通話。歐新社
南韓總統李在明(圖)和日本首相石破茂九日首度通話。歐新社

南韓總統李在明日本首相石破茂九日首度通話,雙方同意尋求深化雙邊關係,共同因應未來挑戰。

李在明辦公室發布新聞稿說,兩位領導人「同意在互相尊重、互信和負責任態度的基礎上,建立更穩固、更成熟的韓日關係」。兩人通話廿五分鐘,這是李在明上周在總統選舉獲勝後,兩人第一次直接聯繫。

通話結束後,李在明說,在當前戰略環境下,兩國關係的重要性日增,希望韓日「從相互國家利益的角度,共同努力處理未來挑戰,尋求共存之道」。他表示,今年是韓日邦交正常化六十周年,也是南韓光復八十周年,具有特殊意義,應順應新時代要求,努力推動韓日關係面向未來發展。

日本外務省也發布新聞稿說,石破茂希望在兩國現有合作基礎上推動關係發展,並期待和李在明面對面會談。雙方也認為,透過韓日美三邊合作攜手行動意義重大,希望兩國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並在北韓問題上保持緊密合作。

另外,對民間團體向北韓散布傳單,南韓統一部九日表示遺憾,並強烈要求停止這種行為。韓媒分析,對北韓持較溫和態度的南韓新政府希望緩和兩韓關係。

韓聯社報導,由於南韓憲法法院曾判決,向北韓散布傳單行為屬於言論自由,南韓前政府表示會考慮這項判決來處理,但新政府上台後立場改變,可能是為了緩解兩韓關係,向北韓釋出善意訊息。

統一部發言人具炳杉九日表示,統一部雖要求相關團體自制,被北韓綁架者家屬聯合會仍繼四月廿七日、五月八日後,在六月二日再次向北韓散布傳單,統一部對此表示遺憾,並強烈要求停止這類可能造成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威脅邊境地區民眾生命安全的行為。

報導指出,這是二○二三年九月憲法法院判決禁止對北韓散布傳單法令違憲後,南韓政府第一次要求相關團體停止散布傳單行為。統一部是和總統辦公室討論後確定立場。

石破茂 李在明 日本 南韓 北韓

延伸閱讀

【專家之眼】韓國新總統亞太政策的變與不變

川普、李在明通話:同盟關係特別 兩人擬在G7或北約峰會會晤

美、韓總統通話…李在明就任後首次 將致力協商關稅、一起打高爾夫

韓總統府:李在明川普首通話 同意迅速達關稅協議

相關新聞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以色列13日凌晨開始,對伊朗核子設施、軍事高層與資深科學家等數十個目標進行突襲式空襲,德黑蘭則誓言打開「地獄之門」,向特...

以軍展開第三波空襲 伊朗最高領袖:「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將自食惡果

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刊登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

「沒有言論自由了」?法國極右派語言如何助長極權?

現代的政治環境裡充斥著風向與概念的操作,這已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現實。但你是否想過,這種現象對於我們的政治環境將有什麼深遠的影響?除了假消息之外,人們的論述能力與政治思考是否也正在被削弱?有沒有可能最糟的狀況,是讓我們對於民主政治不再有信心?在全球極右派風潮復甦的當下,語言成為了極右派的武器。因為無法以理服人,所以透過扭曲的話術來吸收支持者,卻帶來破壞民主文化的後遺症。讓我們看看法國的例子。

「電子煙毒」氾濫校園,馬來西亞防治有成效嗎?

眼看毒販以新手法一波波滲透市場,馬來西亞政府再怎麼打法律牌、多管齊下都顯得力不從心。我們都知道金三角(泰北、寮國、緬東)是世界鴉片與合成毒品重鎮,卻常忽略這些毒品如何透過第三國偷渡到遙遠市場。為什麼毒販選中馬來西亞當作重要樞紐?本文剖析馬國究竟如何淪為「毒品轉運國」,連帶一探近年崛起的「電子煙型毒品」及各種走私路徑。

美國拒加強對俄施壓 G7峰會無挺烏聯合聲明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在美方阻擋發布聯合聲明向俄羅斯施壓,以及美國總統川普提前離開的情況下,其他成員國領袖今天矢言...

芬太尼入侵:馬來西亞成國際毒品轉運站

今年3月26日,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警方靠「工廠廢水監測」鎖定一處芬太尼煉毒工廠,當場逮捕9名中國籍化學背景嫌犯,證實馬國已淪陷。早在2023年12月,警方就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攔下一批偽裝成「香水」的芬太尼——重達807公斤、總市值約新台幣3.1億元,足以讓400萬人吸食。儘管當月官方聲稱國內暫未出現芬太尼吸毒案例,但馬來西亞早已成為金三角集團運毒的必經之地,走私橫跨亞洲、大洋洲甚至歐洲。我們都知道金三角(泰北、寮國、緬東)是世界鴉片與合成毒品重鎮,卻常忽略這些毒品如何透過第三國偷渡到遙遠市場。為什麼毒販選中馬來西亞當作重要樞紐?本文剖析馬國究竟如何淪為「毒品轉運國」,連帶一探近年崛起的「電子煙型毒品」及各種走私路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