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跟進張博洋!台南市議員李宗霖宣布退黨:從台灣基進「畢業」

節目罵空軍前副司令「漢奸、台奸」 于北辰判賠6位數

誤認路人是通緝犯...三重警辣椒水噴眼、辱罵 遭判降2級改敘

【專家之眼】韓國新總統亞太政策的變與不變

南韓總統李在明。(歐新社)
南韓總統李在明。(歐新社)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在就職演說中提出「務實外交」路線,仍強調與美日同盟安全合作,但同時願意與中國、俄羅斯,以及北韓保持對話空間,這意味韓國在亞太策略中將扮演更平衡的角色。

李政府承諾強化韓美日三邊合作的嚇阻功能,特別針對北韓威脅與地緣安全。雖被視作「較親中」,但李在明在就職演說強調將鞏固美韓同盟以維持威懾力量。面對北韓核武威脅與不穩定因素,新政府將聚焦以下重點:強化北韓嚇阻能力,完善韓美日三軸體制,支援印太戰略框架,整頓國防架構。

美韓戰略同盟依然是韓國新政府重要基石,但川普政府可能要求韓國提高國防支出、增加分擔駐軍費用,也可能針對美軍駐韓的部隊配置進行調整。因此在川普回任、印太安全不確定上升之際,韓國被預期重新確認盟友職責與聯盟角色。

韓國作為2025年APEC東道國,亦積極塑造區域議題框架,比如將透過APEC平台主推「連結、創新、繁榮」三軸策略,整合亞太經濟與安全政策,並以APEC會議為契機,加強綠色能源、產業鏈韌性與科技安全等領域合作。

此外,李在明的親中立場引起關注,韓中關係面臨調整。中國對韓國印太聯盟合作表達不滿,雙邊關係仍具摩擦和不信任。儘管韓國有意維持與中國關係平衡,仍將維持美日韓三角安全共同體。

在競選活動中,李在明曾稱兩岸問題與韓國無關,若中國侵台,韓國不需深度介入,應選擇保持距離的策略,並強調依據具體情勢進行彈性判斷。他主張韓國不應成為台海發生衝突時的參戰方,只在當前國家利益之下採取必要立場,台海不應成為韓國外交優先項目,這與拜登政策相背,但與川普政策比較接近,這一立場凸顯他無意因地緣衝突捲入台海之爭。

總之,李在明雖然致力維持堅實的美韓日三邊安全合作,他也強調不會反對中國,希圖與中共同保持友好對話。他主張理性與務實,稱兩岸問題應交由國際制度處理、避免韓國被捲入跨國衝突中。李在明自比於「親美、不反共」的平衡路線,謹慎推動外交,不主動挑釁任何一方。中方對李注重與北京保持良好互動表示歡迎,但也密切觀察韓國是否會捲入中美戰略對抗。對台灣而言,韓國政策「熱經濟、冷政治」態勢可能延續,儘管有合作空間,若未觸動美韓關係核心,台韓戰略突破仍受限。

綜合觀之,李在明政府在外交與安全政策上採「實用主義」平衡立場,透過美韓日安全盟友架構建立威懾,同時保留與中、北談判空間以維持區域穩定。這種平衡外交將對亞太安全與烏克蘭危機、台海緊張、北韓威脅等議題形成深遠影響。在川普不確定政策、大國競爭時局下,韓國新政府成為亞洲維持聯盟與對話間策略調節的新關鍵。

李在明 北韓

延伸閱讀

韓國將總統補選!六位候選人 選民卻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川普、李在明通話:同盟關係特別 兩人擬在G7或北約峰會會晤

美、韓總統通話…李在明就任後首次 將致力協商關稅、一起打高爾夫

韓總統府:李在明川普首通話 同意迅速達關稅協議

相關新聞

烏克蘭撤回對川普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批川普姑息普亭

英國《電訊報》24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因其對烏克蘭的政策立場引發爭議,已由最初提名方——烏克蘭相關人士...

川普宣布以色列與伊朗暫時停火

美國總統川普在真實社群上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以色列13日凌晨開始,對伊朗核子設施、軍事高層與資深科學家等數十個目標進行突襲式空襲,德黑蘭則誓言打開「地獄之門」,向特...

以軍展開第三波空襲 伊朗最高領袖:「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將自食惡果

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刊登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

以色列將向瑞典「環保少女」播哈瑪斯襲擊影片:看清自己支持什麼

以色列外交部9日稍早證實,軍方已攔截載有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等社運人士的物資船「瑪德琳號」,船...

馬來西亞飲食特寫:一碗福建麵,檳城、吉隆坡各自表述?

造訪其他國度,為何能增加書寫大馬的養分?我在拙作《啊,這味道》簽名時,總會寫下:「張開雙臂,擁抱不同。」當我們面對不同時,有時會感到有些不適與困惑,「啊,為什麼他會那樣做?」、「為什麼他跟我不一樣?」就連上廁所,不同的人就有不同做法,而正因為這些不同,讓我們有更多的看見,面對這些不同——無論喜歡不喜歡,我們不僅要擁抱,還要張開雙臂全然地接受,抱得住就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讓自己更為飽滿扎實。現今有越來越多人投入精力,深度探索自己的家鄉,而我所能做的,便是在此之外,提供與飲食相關的跨域線索,由點到線到面,牽起更多的連結,因為我始終相信:在食物的國度裡沒有歧見、沒有傷害,只有和平與愛。謹以此書向引領我進入馬來西亞飲食世界的林金城先生,邀請我在《星洲日報》發表的黃俊麟先生,以及眾多曾經幫助我的大馬與台灣朋友致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