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教宗布道假影音充斥社群媒體 平台難管
自梵蒂岡上月迎來新教宗後,以人工智慧(AI)生成假冒教宗布道的影音迅速在社群媒體流傳,吸引大量點閱,包含YouTube等影音平台業者難以妥善管控。
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於5月當選羅馬天主教新教宗,名號良十四世(Pope LeoXIV)。
法新社一項調查發現,自新教宗上月開始引領羅馬天主教會後,在影音平台YouTube和抖音國際版TikTok已有數十個頁面持續發布AI仿聲良十四世的訊息或冒用其名的訊息。
據報導,這些數以百計偽造的英文和西班牙文布道與演說,凸顯利用AI製造騙局很輕易能躲過偵測和欺騙觀眾。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榮譽教授埃齊奧尼(Oren Etzioni)表示,「人們自然有興趣聽新教宗要講什麼,他們尚不清楚他的立場和風格。這是利用AI生成虛假訊息來製造混亂的絕佳時機」。
埃齊奧尼創辦了非營利組織TrueMedia.org,聚焦於打擊深偽(deepfake)。
法新社向YouTube檢舉26個頻道上傳大量AI生成與教宗有關的內容後,YouTube終止其中16個頻道運作,理由是違反該平台關於垃圾郵件、欺騙行為及詐騙的政策;另1個頻道則因違反服務條款遭終止運作。
TikTok也刪除訂閱數合計超過130萬的11個帳號,理由是平台政策反對假冒他人、有害的錯誤訊息,以及以AI生成有關公眾人物的虛假訊息誤導社會大眾。
諸如「良十四世願景」等社群媒體帳號,述說教宗大概會提供一系列他布道時從未提過的警告和教誨,但往往很難找到這些帳號使用AI的免責聲明,甚至有時根本沒有提供。
專家表示,即使是看似無害的虛假訊息也可能有問題,尤其是當這些內容被用來為帳號吸引互動、進而轉賣粉絲群,或日後轉向提供其他虛假訊息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