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很重要」川普稱願訪京會習 談中東行卻打臉北京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願意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外交政策和經濟問題進行會談,並稱「美中關係很重要」;還稱市場樂見中國坐下來談判,「如果我當時沒跟中國達成這項協議,他們就會崩潰,我們則不會」。
彭博資訊報導,在16日播出的福斯新聞專訪中,當主播問及是否願意在出訪海外期間會晤習近平時,川普回答,「我當然願意」,並補充指出,美中關係「很重要」。
川普12日曾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可能會在本周結束前與習近平通話。他指出,美國的關稅措施已導致中國許多工廠關閉,經濟也快撐不下去,因此中方非常樂見最新的貿易談判有所進展。
儘管川普表現出聯繫習近平的渴望,卻將剛結束的中東之行描述為旨在讓沙烏地阿拉伯、卡達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遠離北京的勢力範圍。
川普談到這三個阿拉伯國家時說:「他們原本要靠向中國,讓中國當他們的靠山,但那不會發生」,並補充指出,這些國家「留在我們陣營中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表示,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可能會推動中國、歐洲以及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走向一個「比較合理的、可行的」多邊貿易體系。
史賓塞17日參加中國「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發表線上主題演講。他表示,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這樣的一個多邊體系存活下去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因為最主要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都是非常強大的國家,而且他們都熱中建立多邊關係」。
當被問及川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以及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將如何影響未來全球貿易時,他提出三種可能:第一種是各個國家各自為政,全球貿易重回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時代,但他認為這將是一個災難,不太可能發生;第二種可能,中美兩個大國各自發揮影響力,但這一情景也不太可能出現,因為這會使新興市場國家面臨兩難選擇,還會影響到各國的國防支出。第三種也是他認為最可能的情景,即歐洲、中國中國和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可行的多邊體系。
針對第三種情況,史賓塞進一步說明,25、30年前這一情形還是不可能的,因為新興市場國家還沒有達到中等收入水準,但隨著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體量在全球占比逐漸提高,實施不包含美國的全球化體系還是有可能的,「當然這個過程會相當混亂」。
史賓塞提到,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已削弱消費者信心,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展現,若不糾正,將對包括中美在內的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影響。目前川普政府與中國中國及其他國家展開的雙邊談判,是對先前政策的調整和糾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