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軍將進酒/歐美軍隊飲酒盛行 戰死名將防腐液變酒名

蘋果首款摺疊手機iPhone Fold最快明年登場!5大特色讓人好想買

影/越南下龍灣船難增至37死!大晴天秒下雷雨冰雹 失事搶救畫面曝

美中共管台海不再?川普上任後「放水」 學者:那就由大陸來約束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1日受訪表示,過去在小布希時代有句話叫「中美共管台海局勢」,現在美國明顯在放水,那就由大陸來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1日受訪表示,過去在小布希時代有句話叫「中美共管台海局勢」,現在美國明顯在放水,那就由大陸來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觀察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迄今的台海政策,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1日表示,過去在小布希時代有句話叫「中美共管台海局勢」,現在美國明顯在放水,那就由大陸來管,美國如果不對賴清德進行約束,「我們(大陸)來約束」。

大陸國台辦旗下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10、11日在上海登場,包含大陸官員、兩岸學者約150多人與會。李振廣在會議期間受訪作出上述表示。

赴陸參會的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受訪時也提到,拜登時期美中雖已進入對抗,但政策謹慎,除了建構國際上的民主聯盟,對大陸進行圍堵,也了解到兩岸關係的危險性,會與大陸建立「護欄」,包含中美領導人、大陸外長與美國國安顧問經常見面討論台海議題,「川普上台後只在意經濟,其他一概不在意」。

趙建民續指,中美共管台海主要目的是防止兩岸出現非和平的狀態,但川普上任以來的重點都放在經濟上讓美國強大,目光沒有飄過來台海安全,也就沒有中美共管的問題,現在看起來是「一方(陸方)獨管」。

趙建民並舉出金馬水域、台海中線的現況,表示台灣也無法實際參與管理,「現在台海沒有管理了,一方把他的意志放到這裡,他要強化管理就強化,他要溫和一點就溫和。」他建議國安團隊應思考抗中政策,基礎還是要能夠管理台海。

針對兩岸對抗加劇,李振廣表示,大陸正在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確定性來應對周邊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而現代化也包括軍事現代化,如果兩岸將來走向迎頭相撞,「那麼最先進的武器一定會用在台海戰場」,「台獨分子第一個會享受到現代化的毀滅性災難」;反之,如果兩岸走和平發展和交流,「大家一家人,有事好好說」。

趙建民則觀察指出,中國大陸仍維持和平統一的政策,雖然解放軍演習力度增加、戰法有所調整,但並沒有要加速武力解決問題的傾向,而是對兩岸融合發展交流仍相當積極,力度甚至有所增加。他建議賴政府應該把握這些有利於兩岸發展的因素。

川普上任後「中美共管台海」不再,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趙建民11日受訪表示,現在看起來是「一方(陸方)獨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川普上任後「中美共管台海」不再,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趙建民11日受訪表示,現在看起來是「一方(陸方)獨管」。記者陳宥菘/攝影

美國 美中關係 川普 台美 台海 北京

延伸閱讀

川普刪減經費施壓、挺巴示威學生遭逮捕 哥倫比亞大學動盪中結束學期

貨櫃船「全數歸零」!川普145%關稅效果驚現 美西港口爆空港景象

美中經貿會談…川普:取得重大進展 雙方友好達成「全面重啟」

川釋對中降關稅訊號 有進展就行…學者:6月前密集會商

相關新聞

南華早報:美國可能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 避免影響川習會

南華早報15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台灣賴清德總統計畫8月過境美國拜訪南美洲,預計途經紐約與德州,此舉料將激怒北京。對此分析...

巴拉圭宣布:賴清德8月到訪 矢言維護對台邦交

法新社報導,台灣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15日表示,將維護與台灣的邦交,「堅定站在台灣一...

法新社:南韓醫學生將復課 結束17個月杯葛行動

大韓醫師協會(Korean Medical Association)今天告訴法新社,數以千計的醫學生在進行長達17個月的...

迴避討論是否介入台海衝突 澳洲總理1句話暗酸美國雙標「要求表態不合理」

金融時報12日報導稱,美國國防部施壓日本與澳洲表態在台海戰爭中的立場。衛報報導,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

CNN點名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被迫「牙籤剔骨」慘況曝

38歲印尼移工唐柯塔(Silwanus Tangkotta)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爆料,自己去年在台灣遠洋漁船工...

讀賣:中國拉攏日本!日本和牛可望時隔24年恢復出口中國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產牛肉可望於近日恢復出口至中國大陸,中國暫停進口和牛長達24年。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因與美國川普政府對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