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球最危險時刻將至?前美副國安顧問曝:特別是台灣

冷氣不夠冷怎麼辦?冷氣大廠:調低溫度前先做一事 降溫快還省電費

台中大樓飄出血紅「SOS」紙條!妙齡女被反鎖廚房困43小時 真相讓人哭笑不得

CNN:趁川普引發世界亂流 習近平訪俄羅斯實現2目的

俄羅斯聖彼得堡販售傳統俄羅斯娃娃紀念品上印有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圖樣;由左至右分別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美聯社
俄羅斯聖彼得堡販售傳統俄羅斯娃娃紀念品上印有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圖樣;由左至右分別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美聯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抵達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分析人士指出,中俄在美國造成世界亂流的背景下,向國際社會釋出秉持穩定與信譽的信號,尤其中美陷入貿易戰,習近平要確保持續獲得俄羅斯資源與市場;儘管華府對莫斯科立場轉變可能對北京有害,但不足以影響中俄關係

國際情勢自習近平半年前訪問莫斯科以來迅速轉變,中美陷入螺旋式升溫貿易戰,北京積極轉向強化和其他國家的關係與貿易。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資深研究員孫韻(Yun Sun)認為,「此時此刻,中俄有更多誘因展現團結一致的形象」。

孫韻表示,有鑑於目前華府政策造成世界亂流,中國和俄羅斯將釋出在國際事務秉持穩定和信譽的信號,以及去美國化正在進行中。中俄將公開共同呼籲反對美國單邊主義及霸權主義。尤其,美國退出部分聯合國機構、擾亂歐洲長期聯盟等,為這類言論創造理想背景。

除此之外,觀察家也指出,習近平此行的目的是確保中國持續獲得俄羅斯天然資源及市場。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資深研究員馬圖拉(Tamás Matura)表示,有鑑於美國目前的對中政策,中國在許多方面都亟需俄羅斯,包括貿易和能源資源。

另一方面,一些分析師認為,川普對美國與歐洲的經濟、戰略關係表現質疑,這也提供中國與歐洲修復關係的空間,而習近平會注意並根據跨大西洋關係的變化來調整未來的外交策略。

馬圖拉表示:「習近平在莫斯科談話將受到許多歐洲人士觀察,比如他是否以有意義的方式談論烏克蘭戰爭?是否會在對俄支持和反對烏克蘭衝突上改變根本策略?這些是否可能加強中國與歐洲的關係?」不過,近月來美國的立場變化也引發質疑,認為莫斯科可能與華府更加接近,從而損害北京的利益。

對此,密切觀察中俄政府的觀察人士指出,無論如何,兩國都沒有理由破壞精心打造、具有深厚意識形態與經濟利益的關係。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主任王義桅表示:「俄羅斯不信任美國......這是美國乃至西方世界對俄羅斯從根本上的敵視態度,這是川普無法改變的事。」

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與普亭接下來幾日的會晤很可能傳遞的訊息是:中俄維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一致的關係。

關係 習近平 美國 俄羅斯 CNN

延伸閱讀

成為美國第51州?加國總理:加拿大是非賣品

鬆口未與中方見面 川普:雙方會在合適的時機見面

期貨商論壇/永續期 靈活操作

習近平、普亭8日會談 將討論能源合作及天然氣管線

相關新聞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以色列13日凌晨開始,對伊朗核子設施、軍事高層與資深科學家等數十個目標進行突襲式空襲,德黑蘭則誓言打開「地獄之門」,向特...

以軍展開第三波空襲 伊朗最高領袖:「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將自食惡果

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刊登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

以色列將向瑞典「環保少女」播哈瑪斯襲擊影片:看清自己支持什麼

以色列外交部9日稍早證實,軍方已攔截載有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等社運人士的物資船「瑪德琳號」,船...

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 東電4名前高層二審勝訴暫免賠13兆日圓

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東電股東向前經營高層提起訴訟,要求賠22兆日圓,一審獲得東京地方法院判4人賠償合計...

疑不熟月台…63歲台男馬來西亞落軌遭列車撞斃 現場尋獲護照身分曝光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蒲種市中心輕快鐵站,3日傍晚發生一起乘客落軌死亡意外。根據當地警消指出,事發現場有尋獲一本台灣護照,死者是一名63歲的台灣籍張姓男子,來自台灣高雄,他在5月31日入境大馬。

以哈停火又卡關!哈瑪斯提條件遭美拒絕 怒批「無法接受」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提出以色列與哈瑪斯暫時停火至少60天,交換釋放部分人質和巴勒斯坦囚犯,不過哈瑪斯5月31日回應要求釐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