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訪前夕官媒稱中俄友好 分析指美國影響增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7至1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出訪前夕,中國官媒照例宣揚中俄關係友好,此行將深化中俄政治互信。外界觀察,美俄關係的變化以及關稅戰發展,成為影響中俄關係的最大因素。
中國外交部4日宣布,習近平於5月7至10日訪問俄羅斯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二次大戰歐洲戰役結束)80週年慶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並針對習近平訪俄說,習近平將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就新形勢下中俄關係發展以及「一系列國際和地區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溝通」。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今天在評論專欄「和音」刊發「引領新時代中俄關係堅毅前行」一文,慣例強調習近平此行對於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性。
文中稱,將進一步深化中俄政治互信,豐富戰略協作內涵,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也為國際社會貢獻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這篇文章同時再次強調,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聯合國成立80週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上,中俄將繼續深化戰略協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等二戰勝利成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接下來可能影響中俄關係的最大因素是美國。
一方面,美國決策高層的一種想法是在俄烏戰爭結束後,把俄羅斯拉向美國和西方,以集中力量對付中國;另一方面,更現實的問題是中美貿易戰、關稅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俄關係後續發展。
相比其他國家,中國與美國達成實質性協議更加困難,也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加上中國還面臨產業外移的壓力,因此會有更強的意願與俄羅斯維持緊密的經貿關係。
美中關稅戰爆發後,習近平先後訪問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尋求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但效果並不顯著。俄羅斯則成為習近平接下來出訪的對象。屆時,在習近平試圖拉攏及美俄關係改善下,蒲亭及俄方如何對美中關稅戰表態,受到矚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