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爆林俊憲訂陸貨 侯漢廷喊話「亭妃姐」:我只能幫到這了

麥當勞「香芋派」回來了!還有「港式超人氣甜品」搶先曝光

禿子燕子漢子合體 投票前黃金周新北拚萬人大造勢

克什米爾恐攻後 印巴斷水封邊界恐全面開戰 聯國籲克制

聯合國發言人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美聯社)
聯合國發言人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美聯社)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22日發生傷亡慘重恐怖攻擊,印方指控巴基斯坦人涉案,引發印度和巴基斯坦採取以牙還牙外交報復,聯合國對此敦促皆擁有核武的兩國表現「最大克制」。

印度外交部先宣布要求所有巴基斯坦人幾天內離開印度後,兩國針鋒相對地互相撤銷對方公民的簽證。印度外交部次長唐勇勝(Vikram Misri)23日表示,印度將暫停一項兩國間的重要水源條約,「直到巴基斯坦能明確、永久地停止支持跨境恐怖主義」。

印度目前關閉兩國間的主要陸路邊界,巴基斯坦24日宣布中止與印度貿易並關閉領空,禁止所有印度擁有或營運的航空公司使用。

巴基斯坦和印度軍隊當晚在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隔夜交火,巴基斯坦警告,可能爆發「全面戰爭」。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克什米爾熱門觀光城鎮巴哈甘(Pahalgam)本周發生武裝分子殺害26名平民,是克什米爾25年來最嚴重平民遇襲事件。印度警方指稱3名在逃的武裝分子有2人是巴基斯坦人。

其後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義」,兩國關係並跌到數年來最低點。在穆斯林占多數的克什米爾,印巴皆聲稱擁有主權。

聯合國(UN)發言人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表示:「我們強烈呼籲兩國政府...採取最大克制,並確保我們至今所見情勢與發展不會進一步惡化。」

他還表示:「我們相信,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任何問題,都能夠也應該透過彼此充分交涉來和平解決。」

巴基斯坦否認與這起攻擊事件有任何牽連,並稱這樣的連結是「無理取鬧」,也矢言會對印度的任何行動做出回應。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則矢言追捕在逃槍手。印度的空軍和海軍並雙雙舉行軍事演習。

1947年印巴分治後,克什米爾一直遭到兩國瓜分,兩國都只統治部分地區,卻聲稱擁有整個克什米爾的主權。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自1989年以來一直有反印度團體發動叛亂,要求獨立或與巴基斯坦合併,造成數萬人在暴力事件中喪生。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22日發生恐怖攻擊後,巴基斯坦取消了向印度公民簽發的所有簽證,隨後印度公民跨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邊境。(歐新社)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22日發生恐怖攻擊後,巴基斯坦取消了向印度公民簽發的所有簽證,隨後印度公民跨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邊境。(歐新社)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攻後,印巴兩國關係緊張升溫 ;圖為印度軍事部隊25日在最近槍手襲擊遊客事地區站崗。 (新華社)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攻後,印巴兩國關係緊張升溫 ;圖為印度軍事部隊25日在最近槍手襲擊遊客事地區站崗。 (新華社)

恐怖攻擊 巴基斯坦 印度

延伸閱讀

克什米爾26死恐攻案 巴基斯坦願配合國際調查

蘋果加速遷出大陸產線 銷美iPhone改印度製 鴻海受惠

喀什米爾恐攻後印巴關係緊張 聯合國籲最大克制

美售蘋果iPhone全改「印度製」!生產線轉移明年底完成 市場讚速度

相關新聞

南華早報:美國可能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 避免影響川習會

南華早報15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台灣賴清德總統計畫8月過境美國拜訪南美洲,預計途經紐約與德州,此舉料將激怒北京。對此分析...

巴拉圭宣布:賴清德8月到訪 矢言維護對台邦交

法新社報導,台灣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15日表示,將維護與台灣的邦交,「堅定站在台灣一...

法新社:南韓醫學生將復課 結束17個月杯葛行動

大韓醫師協會(Korean Medical Association)今天告訴法新社,數以千計的醫學生在進行長達17個月的...

迴避討論是否介入台海衝突 澳洲總理1句話暗酸美國雙標「要求表態不合理」

金融時報12日報導稱,美國國防部施壓日本與澳洲表態在台海戰爭中的立場。衛報報導,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

CNN點名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被迫「牙籤剔骨」慘況曝

38歲印尼移工唐柯塔(Silwanus Tangkotta)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爆料,自己去年在台灣遠洋漁船工...

讀賣:中國拉攏日本!日本和牛可望時隔24年恢復出口中國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產牛肉可望於近日恢復出口至中國大陸,中國暫停進口和牛長達24年。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因與美國川普政府對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