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北淡水山區平房焦屍旁有炸裂瓦斯桶 案情恐不單純

外資空單出手 台指期夜盤下跌百點

TPBL/國王領先19分打到輸 球迷不滿高喊「爛裁判」

維護北極領土 加拿大砸40億美元訂購澳預警雷達系統

加強維護北極領土主權,加拿大總理卡尼18日宣布訂購澳洲先進預警雷達系統;圖為卡尼在北極圈內努納戊特特區的加拿大武裝部隊作戰基地。(美聯社)
加強維護北極領土主權,加拿大總理卡尼18日宣布訂購澳洲先進預警雷達系統;圖為卡尼在北極圈內努納戊特特區的加拿大武裝部隊作戰基地。(美聯社)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18日宣布與澳洲達成一項價值60億(加元,下同,約41.89億美元)的協議,以開發北極雷達系統,並警告說,隨著美國優先事項轉變,加拿大必須承擔更多國防責任。

中央社綜合法新社和路透報導,卡尼在加拿大北部的努納戊特特區(Nunavut territory)首府伊夸努(Iqaluit)宣布上述消息,這是他上周接替杜魯道出任加國總理以來首次正式出訪的最後一站。

卡尼先前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是加拿大「不再能信任」的國家,他將雷達協議視為加拿大維護北極地區主權更廣泛努力的一環。

卡尼在訪問巴黎和倫敦的回程途中,在伊夸努短暫停留期間表示:「世界正在發生變化。」

他說:「保障加拿大安全的國際機構和規範如今受到質疑。我們盟友美國的優先事項曾與我們密切一致,但已開始發生變化。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指望他人來保衛我們的國家。」

川普對這片冰凍且礦產豐富的地區益發感興趣,卡尼說,加拿大將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和安全存在。

澳洲是「超視距」(over-the-horizon radar)雷達領域的領頭羊,這種先進系統可在廣闊範圍內持續追蹤威脅。

卡尼辦公室在宣布這項協議的聲明中說:「這種雷達系統的長程監視和追蹤威脅能力,將偵測並阻止整個北方地區受到的威脅。」

新系統將取代冷戰時期的北方預警系統(North Warning System),這套老化的系統從阿拉斯加到魁北克北部有近50個短程與長程雷達站,沒有能力因應現代飛彈威脅。

渥太華當局還將額外投資4.2億,以強化加拿大在極北地區的全年軍事存在。

卡尼說:「我們必須對加拿大北部進行投資,以捍衛我們的主權。確保加拿大的安全是本屆政府的絕對戰略優先事項,我們需要做更多。」

另外,英國衛報18日援引法國媒體報導,法國政府計畫向每個家庭發放「求生手冊」,指導民眾如何應對「迫在眉睫」的威脅,包括武裝衝突、衛生危機及自然災害等。

手冊內容主要有三部分,分別是「如何保護自己與身邊的人」、「若威脅迫在眉睫該怎麼辦」(附有緊急電話號碼、無線電頻道清單,以及提醒面臨核威脅要關閉門窗)、「如何參與保衛社區」,例如加入後備部隊或消防組織。該手冊還建議民眾準備好「求生工具包」,內有最少六公升水、一打罐頭食物、電池、電筒及基本醫療用品。報導稱,若法國總理貝魯批准,這本厚20頁的手冊將在今夏前送到每個家庭。

美國 澳洲 北極 加拿大

延伸閱讀

4公民因毒品案遭中國處決 加拿大外長:強烈譴責

加拿大譴責中國大陸處決加國公民 斥侵犯基本人類尊嚴

中美將在WTO磋商關稅紛爭 大陸、加拿大兩國上告 美方準備商談

加拿大與澳洲達協議 將擲1385億開發北極雷達系統

相關新聞

誓言打開「地獄之門」!伊朗對以色列狂射百枚飛彈報復

以色列13日凌晨開始,對伊朗核子設施、軍事高層與資深科學家等數十個目標進行突襲式空襲,德黑蘭則誓言打開「地獄之門」,向特...

以軍展開第三波空襲 伊朗最高領袖:「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將自食惡果

半島電視台報導,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刊登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

以色列將向瑞典「環保少女」播哈瑪斯襲擊影片:看清自己支持什麼

以色列外交部9日稍早證實,軍方已攔截載有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等社運人士的物資船「瑪德琳號」,船...

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 東電4名前高層二審勝訴暫免賠13兆日圓

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東電股東向前經營高層提起訴訟,要求賠22兆日圓,一審獲得東京地方法院判4人賠償合計...

疑不熟月台…63歲台男馬來西亞落軌遭列車撞斃 現場尋獲護照身分曝光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蒲種市中心輕快鐵站,3日傍晚發生一起乘客落軌死亡意外。根據當地警消指出,事發現場有尋獲一本台灣護照,死者是一名63歲的台灣籍張姓男子,來自台灣高雄,他在5月31日入境大馬。

以哈停火又卡關!哈瑪斯提條件遭美拒絕 怒批「無法接受」

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提出以色列與哈瑪斯暫時停火至少60天,交換釋放部分人質和巴勒斯坦囚犯,不過哈瑪斯5月31日回應要求釐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