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警員抖音稱我是中國人我愛祖國 桃警回應這樣處置

教育部實習船御風輪首航抵日 李逸洋:意義重大

教育部頂級海事實習船「御風輪」2月底從高雄首航出發,今天抵達東京。駐日代表李逸洋表示,「御風輪首航日本意義重大,代表台灣海事教育邁入新時代、台日海事交流進入新里程碑,也是台日兩國深切友好情誼的表現」。

李逸洋、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高雄科技大學校長楊慶煜、駐日代表處教育組組長黃冠超等到東京港歡迎御風輪。

在御風輪上的電影院兼大會議室,李逸洋致詞時說:御風輪歷經5天半航程,在連日強烈東北季風襲擊下不畏艱難,克服海上種種挑戰,順利抵達東京。除了證明御風輪性能優越外,也顯示同學們在老師們的辛勤指導下,海事教育的成功。對船上師生傑出的表現,謹致最高敬意。

李逸洋指出,御風輪耗資新台幣16.5億元,花費5年時間規劃、打造,噸位達9680噸,是世界頂級實習船,且具有最新、最現代化的航海設備,可以規劃較遠的航程,學習更多更深入的海事教育,培養青年學生成為在全球發揮長才的海事專業人員。

台灣的實習船最早是1981年首航的育英1號,噸位僅600噸,實習航路僅限於台灣本島與澎湖之間,內容以教授漁業操作為主;1994年完工的育英2號有1846噸,船型增大,但也只能到日本沖繩的一天半航程中實習,因航程短,學生的訓練並不充足。

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俞克維表示,「御風輪首航來到日本東京,帶著中華民國國旗進到東京灣。這是我們30多年來第一次用實習船的身分到東京。這艘船從開始建造到完工,歷經5年多,很感謝教育部提供了非常多的資源和經費」。

他進一步指出,「御風輪將承擔台灣所有海事教育的重責大任,所有海事教育的學生都會在這艘船上完成他們的實習,然後再到航運公司去接受更多、更長期的實習,最後變成台灣最重要的海運人才,為台灣的經濟打拼、加油」。

俞克維認為,在這穩定的學習上,給學生奠定未來在海事教育的實習以及未來的進程、人生規劃上會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生真正認識海洋,未來也會投入海洋、投入台灣商船行業,為台灣的運輸提供最大的心力。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被問及是否發展台日雙向的海事教育交流時表示,「此事將持續討論,台日關係長期以來深厚,現在好不容易實習船可重返東京。未來,可能會與更多城市交流,包括曾去過的沖繩,接下來要去鹿兒島」。

御風輪在東京停留兩天,8天後返抵高雄港。林伯樵說:「回程之後的3天,將有第2個航程,有195位來自技術型高中的同學上船,將到3個模擬駕駛艙,屆時將是很熱鬧的學習活動。今年未來的9個航程,一定會愈來愈進步、愈來愈好。」

高科大海事學院院長連長華向學生家長呼籲,讓家長放心。他說:「航程非常順利,由於這艘船搭配有最新的技術,包括4片穩定翼,整個航線上,即使遇到大風浪,對學生的影響都非常小。」他還表示,也有隨船護理人員照顧學生,並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合作,透過視訊系統問診。

有女學生表示,航程一開始暈船,但後來就適應了。另有人表示,如果還有第二趟實習航行,還想參加。

學生們這次訪日除了海上實習,也將拜會東京海洋大學、早稻田大學及早稻田的台灣研究中心。

台日關係 實習 東京

延伸閱讀

嘉市好店「我嘉的伴手禮」 上架日本東京名古屋

全裸與陌生人共浴成觀光新亮點 東京推廣「錢湯」招攬外國客

觀光署新任駐東京及大阪辦事處主任 王紹旬、張珏出任

到波蘭開始新生活! 波蘭獎學金5名免學費、每月1.5萬

相關新聞

魯比歐:南非駐美大使仇恨川普 列不受歡迎人物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今天宣布將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Ebrahim Rasool)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質疑川普執政…丹麥前總理:我們不再能仰賴白宮

丹麥前總理暨民主聯盟基金會主席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昨天在玉山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在(美...

G7聲明未提一中政策 強調維護台海和平

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十四日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重申反對任何單方面透...

美航客機在機場登機門前起火!178名乘客站機翼撤離 濃煙直竄畫面曝

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一架客機於美國時間13日傍晚在丹佛國際機場因引擎起火,現場冒出大量濃煙, ...

傳北韓運煤船與陸船隻相撞沉沒!釀20死未公開 怕被聯合國抓包

韓聯社引述知情消息於13日報導,一艘涉嫌走私煤炭的北韓貨船,上月底在黃海與一艘中國船隻相撞後沉沒,造成15至20名北韓船...

格陵蘭變天 反川普挺川普陣營分居一二大黨

格陵蘭議會十一日改選,支持緩步從丹麥獨立的在野黨民主黨躍居第一大黨,該黨選前強硬反對美國總統川普掌控格陵蘭提議。力主獨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