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多之後的加拿大總理?卡尼考慮角逐 像川普的博勵治勝算大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辭掉自由黨黨魁後,該黨將召開大會,選出下一任黨魁。不管誰出線,今年大選都將對決最大反對黨保守黨的領導人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由於保守黨的支持度輾壓自由黨,川普新政府幾乎肯定會與博勵治打交道。與川普頗多相似之處的博勵治能否讓加拿大躲過川普關稅,還有待觀察。
對自由黨來說,現在是關鍵時刻,聯邦大選最遲10月20日之前必須舉行。通常,黨魁選舉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籌備,如果在此之前,自由黨少數政府因不信任投票而提前倒台辦大選,該黨將前所未見地由非黨員選出的總理掌權,當然,自由黨也可以嘗試以短於過往的時間來籌備黨魁選舉,但可能遭到處於劣勢的候選人嚴詞抗議。
卡尼將參選?
曾擔任加拿大和英國央行總裁、59歲的知名經濟學家和銀行家卡尼(Mark Carney)表示,他正考慮出馬角逐自由黨黨魁,「來自自由黨議員的支持,鼓舞了他並讓他深感榮幸」,而他會在「未來幾天內」與家人仔細考量做成決定。如果他參選,競爭對手可能包括下面幾位:
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自2021年起擔任創新、科學與工業部長,在此之前是外交部長。
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安大略省國會議員、前副總理,是自由黨政治人物裡選前民調表現最好的一位。
趙美蘭(Melanie Joly),現任外交部長,是杜魯多的堅定支持者,國際舞台上表現突出,川普上台後將負責相關交涉。
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跨政府事務部長,被視為杜魯多的親密盟友,在方慧蘭辭職後出任財長。
但外界廣泛預期,最有可能勝選成為加國第24任總理的恐怕不是自由黨新黨魁,而是比53歲杜魯多年輕、現年45歲的保守黨領導人博勵治。
誰是勵博治?
他來自亞伯達省,由領養家庭撫養長大,從小就對政治充滿熱情,在卡加利大學時主修國際關係,曾因一篇「如果當了總理會做些什麼」的文章獲獎。他在2004年首次當選下議院議員,2022年執掌保守黨。由於加拿大人對杜魯多感到厭倦,博勵治的政黨愈來愈受歡迎。
新近民調顯示,確定前往投票並支持保守黨的選民,是自由黨的近三倍——47%比18%。
博勵治批評政治對手很不留情面:曾直指蒙特婁市長Valerie Plante「無能」,新民主黨領袖Jagmeet Singh「出賣原則」,還罵過杜魯多「軟弱」、「不正常」。罵人的話使得他去年4月被暫時踢出下議院。加拿大國會辯論通常較平和,最近變得比較火爆。
另一個川普?
像川普一樣,博勵治喜歡用琅琅上口的一句話來傳達他的政治訊息。例如他用押韻的「廢掉稅」(axe the tax)呼籲砍掉聯邦碳稅,用杜魯多的名字賈斯汀(Justin)與通膨(inflation)合成諧音新詞「Justinflation」。他也會把自己描述成菁英及傳統媒體施虐的受害者。
另外,他在女性選民當中的支持率並不高,這是與川普的另一個相似點。但他的造勢場合能吸引到大批群眾。
博勵治承諾 「加拿大優先」,這個口號與川普的 「美國優先」異曲同工。他周一在社群媒體貼出影片,慶祝杜魯多讓位的決定時,再喊出「加拿大優先、加拿大最大、永遠都是加拿大」,他呼籲選民站在他這邊,「實現加拿大夢」。
雖然博勵治的民粹主義訊息引發外界將他與川普做比較,但這位保守黨領袖已回擊川普有關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的提議,表示「永遠不會」。針對川普提出要對加拿大輸美產品課徵25%的關稅,博勵治說川普「喜歡贏,談判很有侵略性」,但他會尋求 「一個很棒的交易,讓兩國都更安全、更富裕和更強大」。
加拿大國會目前休會,等3月24日下議院復會時,反對黨很可能在不信任投票中擊敗自由黨少數政府,這將引發全國大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