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直擊/逾百國支持減產 條約變數仍大

綠色和平代表團團長福布斯(Graham Forbes)接受聯合報記者採訪。特派記者侯永全/釜山攝影
綠色和平代表團團長福布斯(Graham Forbes)接受聯合報記者採訪。特派記者侯永全/釜山攝影

巴拿馬昨(28日)天代表91國,在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輪談判(INC-5)提出一份支持「塑膠減產」的提案文字,目前共有102個國家加入,相當於近六成INC-5談判國支持該提案。環團表示,很高興看到更多國家明確表態,但一切尚未明朗。原本今晚INC委員會預定召開全體會議,也在下午臨時宣布取消。

原本INC委員會預定今晚七點召開全體會議,揭示最新條約談判進展,但下午臨時宣布取消,而是增加更多INC主席與談判代表的非正式會議,這類會議不開放觀察員參與。截至南韓時間下午四點前,全體會議仍未在今日議程中出現。

包括巴拿馬在內的一百多國支持一項提案,主張將塑膠生產減至「可持續水平」,意謂將塑膠產量降至不會傷害地球的程度;締約國應在首屆全球塑膠公約的締約方大會(COP)通過附件,以確立塑膠減產的全球目標,並報告國內主要塑膠聚合物的生產、進口和出口數據;減產相關的時程、方法學和指導方針也應該在首屆COP確立。

支持這份提案的國家包括歐盟、英國、澳洲、紐西蘭,以及許多來自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

綠色和平代表團團長福布斯(Graham Forbes)接受聯合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份提案讓許多支持塑膠減產的NGO看到希望,「終於看到很多國家願意站出來,認知到必須減少塑膠生產,才能結束塑膠汙染。」

所有小組都已在昨晚提交討論結果,預計今天INC-5主席會公布條約初稿。但癥結之一在於「如何進行表決」,這也是前幾輪談判意見分歧的議題之一。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印度等國在歷屆談判中,都主張採共識決,以賦予每個國家否決權。

INC主席提出的「非正式文件(non-paper)」是INC-5談判文本基礎,這份文件也建議公約討論以共識決為主,只有在經過多次努力仍無法達成共識的狀況下,才可以進行多數決投票,且需獲得超過四分之三的同意票。

「我們不能因為缺陷的程序規則,去損害下一個世代的未來。」福布斯說。

福布斯呼籲挪威、加拿大等國組成的雄心壯志聯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挺身而出,這些國家在會前即表態支持塑膠減產。「這些國家聲稱想解決塑膠汙染問題,他們就需要挑戰會議程序規則,並呼籲進行投票表決。」

多個環保團體和國際組織今(29)日上午在INC-5談判會場外,舉辦觀察員團體記者會,呼籲制定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特派記者侯永全/釜山攝影
多個環保團體和國際組織今(29)日上午在INC-5談判會場外,舉辦觀察員團體記者會,呼籲制定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特派記者侯永全/釜山攝影

巴拿馬 投票

延伸閱讀

全球塑膠公約直擊/談判倒數36小時 NGO籲各國「拿出勇氣」

全球塑膠公約直擊/公約談判膠著中 專家:29號是關鍵

全球塑膠公約直擊/中場盤點 學者建議台三大關注面向

砧板卡頑固污漬油脂怎麼清,4便宜小物幫大忙!砧板多久要換新?

相關新聞

水泥牆害濟州航空班機爆炸!韓機場公司前社長陳屍家中 未留遺書

南韓濟州航空波音客機737-800去年12月29日在降落南韓務安國際機場時,飛機失控衝出跑道撞上泥土牆後爆炸,造成179...

習近平、普亭視訊互稱「親愛的朋友」 大談川普、烏克蘭和台灣議題

路透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舉行視訊會議,討論了如何與美國總統川普建立關係、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協...

罕見!路透:濟州航空失事客機2具引擎都發現羽毛和鳥血

南韓濟州航空(Jeju Air)去年12月底發生179人罹難的重大空難,墜毀原因仍在調查中。路透報導,調查人員在該架客機...

南韓公調處證實:已逮捕尹錫悅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韓聯社、KBS等消息指出,尹錫悅將自行走出總統...

韓總統官邸打開第3道防線允公調處進入!韓媒:尹錫悅將自行走出官邸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稍早已突破兩道防線。韓聯社最新消息指出,總統警...

宮崎強震「釋放11顆原子彈能量」 專家示警:規模7地震機率提高5倍

日本宮崎縣外海昨天發生芮氏規模6.9強震,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規模6.9強震「相當於11顆原子彈釋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