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全球塑膠公約直擊/談判倒數36小時 NGO籲各國「拿出勇氣」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INC-5)進入倒數36小時,多個環團和國際組織今(29)日上午舉辦記者會,觀察員拿著多國語言寫成的標語,指出俄羅斯、伊朗在內的「低企圖心國家」(low ambition coalition)正在阻撓談判進展,有心解決全球塑膠汙染的談判代表應在最後幾天展現勇氣、不要妥協。
共同聲明表示,離達成一項可以結束塑膠汙染的全球條約,時間已經不多,但低企圖心國家正在破壞談判,而會前承諾支持塑膠減產的「雄心壯志聯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正百無聊賴地坐在多數席位。
共同聲明呼籲各國政府在最後談判階段表現出勇氣,不能因一小部分缺乏減塑意志力的國家施加壓力而妥協,唯有一項強而有力的條約才能保護全體人類和子孫後代的健康。
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也在現場,她接受聯合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科學證據,塑膠減產才能從根本解決塑膠汙染問題,昨日有約一百個國家支持塑膠減產提案,台灣政府應看到國際上對塑膠減產的積極呼聲,並納入政策方向。
零廢棄商店店主金琴子(Geumja Kim)和環團「印尼河流戰士」成員阿札拉(Aeshnina Azzahra)分別以英文和韓文發表記者會聲明,表達超過一百個、來自世界各國公民團體要求減塑的聲音。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會議(INC-5)小組會議昨晚正式結束,各小組將條約討論結果遞交給委員會,期待今日可以公布條約草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