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堅會報告:太平洋島國面臨最嚴峻公衛挑戰 改善體系迫在眉睫

澳洲前總理、亞堅會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滕博爾。圖/美聯社
澳洲前總理、亞堅會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滕博爾。圖/美聯社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今天在紐西蘭奧克蘭發表報告指出,太平洋島國面臨嚴峻公衛挑戰,如醫療人力短缺及氣候危機,加強區域合作、投資基層醫療及改善公衛體系迫在眉睫。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亞堅會)與「醫療體系永續性及韌性合作夥伴」(PHSSR)歷時2年合作發表「太平洋島國醫療體系的永續與韌性」報告,聚焦台灣南太友邦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萬那杜(Vanuatu) 及東加王國(Tonga),探討太平洋島國健康系統的現況與挑戰。

報告指出,太平洋島國正面臨全球最嚴峻的公衛挑戰,包括醫療照護人力短缺及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而持續推動區域合作、增加對基層醫療的投資,以及改善公衛治理體系均迫在眉睫。

澳洲前總理、亞堅會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在發表會中強調,增強社會韌性至關重要,「建立韌性是所有亞太區國家都應共同努力達成的目標,從澳紐到台灣,亞太區的民眾擁有豐富的資源及經驗可以共享,而這份報告正是跨國公私部門、公民社會與國際組織協力合作的體現」。

亞堅會董事長、PHSSR督導委員林夏如致詞時表示,亞堅會的研究顯示,健康、經濟與環境挑戰必須整體應對,氣候變遷對醫療體系的衝擊在太平洋島國尤為明顯,該報告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議,推動區域合作,增強太平洋島國的整體韌性。

報告由亞堅會資深學人暨太平洋和全球健康中心總監圖庫通加(Collin Tukuitonga)領銜撰寫,作者團隊包括東加衛生部長阿考烏拉(Siale‘Akau’ola)、奧克蘭大學醫療與健康中心資深研究員Roannie NgShiu、太平洋島國醫療官員協會(Pacific Island Health Officers Association)執行長Emi Chutaro、亞堅會研究主任佛里特(Caroline Fried)。

此外,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萬那杜醫療長萊奧多羅(Basil Leodoro)、奧克蘭大學太平洋和全球健康中心董事長布魯斐德(Ashley Bloomfield)、圖庫通加、美國喬治城大學太平洋島國醫療體系專家納圖茲(Eileen Natuzzi)等學者,亦現場或線上參與會議。

發表會由亞堅會、亞堅會美國基金會(CAPRIUSA)與奧克蘭大學太平洋和全球健康中心(TePoutoko Ora A Kiwa)共同舉辦。

27日晚宴中,歐江安特別感謝亞堅會作為台灣第一個國際公共政策智庫,為促進亞太國家良善治理所做的努力,她指出,亞堅會為亞太各國公私部門與民間社會交流提供理想平台,以國際合作研究連結台灣與世界,增強亞太地區的社會韌性。這場活動還有亞堅會董事、國立台灣大學教授詹長權及國立政治大學教授何漢理、奧克蘭大學群體健康學院院長麥庫爾(Judith McCool) 皆受邀出席。

公共政策 公衛 氣候變遷 永續

延伸閱讀

彰化員榮醫療體系與越南櫻花醫院簽署合作協議 促進台越醫療交流

美中競爭中擴大影響!研究報告曝:陸重新加大對太平洋島國投資力度

陳建仁翁啟惠出席教廷研討會 分享台灣卓越公衛經驗

台灣外交政策登紐國智庫 歐江安籲支持參與UNFCCC

相關新聞

有樣學樣?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引連鎖效應 阿根廷總統也考慮退出

美國總統川普20日上任旋即簽署命令退出設定全球減碳目標的《巴黎協定》,而此舉恐引發連鎖效應,有「阿根廷川普」之稱的阿根廷...

水泥牆害濟州航空班機爆炸!韓機場公司前社長陳屍家中 未留遺書

南韓濟州航空波音客機737-800去年12月29日在降落南韓務安國際機場時,飛機失控衝出跑道撞上泥土牆後爆炸,造成179...

習近平、普亭視訊互稱「親愛的朋友」 大談川普、烏克蘭和台灣議題

路透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舉行視訊會議,討論了如何與美國總統川普建立關係、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協...

罕見!路透:濟州航空失事客機2具引擎都發現羽毛和鳥血

南韓濟州航空(Jeju Air)去年12月底發生179人罹難的重大空難,墜毀原因仍在調查中。路透報導,調查人員在該架客機...

南韓公調處證實:已逮捕尹錫悅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韓聯社、KBS等消息指出,尹錫悅將自行走出總統...

韓總統官邸打開第3道防線允公調處進入!韓媒:尹錫悅將自行走出官邸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稍早已突破兩道防線。韓聯社最新消息指出,總統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