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碳排量創新高 未按計畫擺脫化石燃料

根據今天發布的初步研究,導致地球暖化的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創下新高,沒有跡象顯示世界在按照計畫逐步擺脫化石燃料。

法新社報導,齊聚亞塞拜然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的各國,之前已承諾將「轉型脫離」化石燃料,目標是把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1.5度以內。

但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國際科學家網絡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的排放量持續攀升。

研究發現,若要達到攝氏1.5度的升溫幅度限制目標,全球如今最晚必須在2030年代末期之前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時間點比大多數國家目前計畫的還早了許多。

雖然科學家說再生能源與電動車有助於取代部分化石燃料,但天然氣與石油的碳排量增加,導致今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升高。

挪威奧斯陸(Oslo)國際氣候研究中心(Center forInternational Climate Research)研究主任皮特斯(GlenPeters)說,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令人沮喪地逼近」高峰。

他向媒體表示:「再生能源成長強勁,電動車成長也很穩健,但這還是不夠。」他補充說,要在觀察多年數據之後,才能確定碳排量是否達到峰值。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增加了0.8%,達到破紀錄的374億噸。這項研究是根據截至年底的每月數據與預測,因此可能比目前的估計略高或略低。

研究人員說,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與國際航空業成長都導致碳排量上升,而歐洲聯盟(EU)與美國的碳排量則呈現下滑趨勢。

在中國,鑒於煤炭與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污染增加,2024年的化石燃料排放量預計將些微上升。中國的碳排量占全球總量近1/3。

皮特斯說:「中國的石油用量可能已達高峰,這要歸功於電動車的快速推出。所以,這些科技真的助了一臂之力。」

整體而言,包括砍伐森林的土地利用改變造成的污染在內,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污染量大致持平,約為416億噸。

科學家評估說,若把「當前暖化程度」以及「其他溫室氣體未來效應」納入考量,為控制氣溫升幅不超過攝氏1.5度,全球還能排放二氧化碳的「碳預算」只剩下2350億噸。

以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來看,這代表全球只剩下6年時間就會消耗掉碳預算,也就是說每年必須大幅減排,才能實現淨零目標。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氣候系統數學模型主席弗里德林斯坦(Pierre Friedlingstein)說:「我們在此呈現的簡單數學是,在不假設任何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在2030年代末期達到淨零目標。」

化石 碳排放 碳排量

延伸閱讀

EV買氣有起色了?全球10月電動車銷量成長35%

李鎮宇:川普重啟石油開採政策 將有一箭三雕戰略效果

航空、零售業剉著等!川普將二度入主白宮 各行業影響一次看

碳費在即…台中繳最多不是中火 碳排第2名碳費要繳27.6億元

相關新聞

魯比歐:南非駐美大使仇恨川普 列不受歡迎人物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今天宣布將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Ebrahim Rasool)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影/巨大蘑菇雲衝天!伊朗南部港口爆炸「建築也遭毀」 超過500人受傷

衛報引述伊朗官方媒體消息報導,該國南部港口沙希德.拉賈伊(Shahid Rajaee)26日早上發生巨大爆炸,造成至少5...

教宗方濟各驚傳逝世 享壽88歲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

美軍縮編敘利亞兵力!紐時:關閉3基地、撤離數百人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於去年12月垮台,美國已開始從敘利亞東北部撤出數...

以色列原定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遭川普出手叫停 美伊重啟核談判

紐約時報16日引述美國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消息報導,以色列原定計畫最快下月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美國總統川普出手阻止,並決...

影╱紐約直升機墜河瞬間畫面曝光!機身解體 螺旋槳也噴飛

美國一架直升機於10日下午在紐約哈德遜河失事墜毀,機上6人全數罹難,包括西門子(Siemens)西南歐與西班牙區執行長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