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地牛再翻身!台南南化規模4.1地震 10縣市有感「最大震度4級」

鈕承澤假釋成功出監!戴墨鏡直奔北檢報到 見媒體第一反應曝光

中居正廣醜聞曝光日富士電視台暗黑內幕 「性朝貢」行程表標公務活動

恐怖畫面曝光…南韓鋰電池廠42秒大火吞沒 23歲黑龍江孝子葬身火海

影片顯示,事發時,位於廠房2樓堆放電池成品的區域突然冒出白煙,現場工作人員即尋找冒煙的電池組,在移開電池組期間,有電池開始燃燒並發生爆炸,煙霧瞬間蔓延。(圖/取自大陸央視)
影片顯示,事發時,位於廠房2樓堆放電池成品的區域突然冒出白煙,現場工作人員即尋找冒煙的電池組,在移開電池組期間,有電池開始燃燒並發生爆炸,煙霧瞬間蔓延。(圖/取自大陸央視)

南韓電池製造商Aricell公司在京畿道華城市的鋰電池工廠,24日上午發生大火,京畿道消防災難本部透露,截至25日已有23人死亡,8人輕重傷。

事故中最年輕的遇難者,是來自黑龍江的23歲留學生陳宜恆,因不想跟父母拿錢,所以到出事的電池工廠兼職。而電池廠火災時的監視器畫面也公布。

韓聯社指出,電池短時間內歷經三次爆炸,只用了42秒就吞沒了該工廠,成為南韓最嚴重的化工事故之一。

光明日報報導,南韓政府部門已要求該電池廠全面停產整頓,警方也於火災後針對S-Connect(ARICELL的母公司)執行長兼會長樸順寬等3名工廠關係人士、人力公司Meicell的2名關係人士依涉嫌過失致死傷等罪立案調查。

為了防範日後有任何類似火災發生,南韓政府也針對境內500座電池製造業工廠實施緊急檢查,釐清鋰電池存放是否有遵守規範,消防廳相關部門也針對200多家業者進行火災安全調查。

另外,涉事電池廠火災事發時的監視器畫面也公開,大陸央視報導,影片顯示,事發時,位於廠房2樓堆放電池成品的區域突然冒出白煙,現場工作人員即尋找冒煙的電池組,在移開電池組期間,有電池開始燃燒並發生爆炸,煙霧瞬間蔓延。

現場工作人員試圖用滅火器撲火,但未能成功,火光及煙霧「吞噬」整個工廠,位於2樓的工作人員最終未能及時逃出。另一段拍攝於廠房外面的影片顯示,覺察到異樣的位於廠房1樓的工作人員逃離到戶外,而僅僅十幾秒後,監視器被煙霧完全覆蓋。

來自黑龍江的23歲留學生陳宜恆,恐是此次火災中最年輕的遇難者。其舅父表示,陳宜恆是家中獨生子,得知遇難消息,「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舅父指出,外甥2001年於黑龍江出生,是南韓天安市一所大學文學專業的留學生,父母在南韓做生意,經濟上沒有困難。但陳宜恆曾表示自己成年了,「不想從父母那裡伸手要錢」,所以到出事的電池工廠做兼職。

舅父又指出,陳宜恆到這家工廠打工才5個月,警方還在進行身分確認,目前仍未知被安置在哪個殯儀館。

南韓 火災

延伸閱讀

南韓衝刺半導體產業 7月啟動26兆韓元晶片補助方案

致命15秒整間工廠陷火海 一文看懂「南韓最嚴重的化學工廠慘劇」肇因

雙胞胎姊妹生日卻差了12天! 馬偕醫師1因素決定「間隔生產」

反濫權基隆車站街頭宣講 民進黨籲藍白懸崖勒馬

相關新聞

水泥牆害濟州航空班機爆炸!韓機場公司前社長陳屍家中 未留遺書

南韓濟州航空波音客機737-800去年12月29日在降落南韓務安國際機場時,飛機失控衝出跑道撞上泥土牆後爆炸,造成179...

習近平、普亭視訊互稱「親愛的朋友」 大談川普、烏克蘭和台灣議題

路透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舉行視訊會議,討論了如何與美國總統川普建立關係、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協...

罕見!路透:濟州航空失事客機2具引擎都發現羽毛和鳥血

南韓濟州航空(Jeju Air)去年12月底發生179人罹難的重大空難,墜毀原因仍在調查中。路透報導,調查人員在該架客機...

南韓公調處證實:已逮捕尹錫悅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韓聯社、KBS等消息指出,尹錫悅將自行走出總統...

韓總統官邸打開第3道防線允公調處進入!韓媒:尹錫悅將自行走出官邸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稍早已突破兩道防線。韓聯社最新消息指出,總統警...

宮崎強震「釋放11顆原子彈能量」 專家示警:規模7地震機率提高5倍

日本宮崎縣外海昨天發生芮氏規模6.9強震,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規模6.9強震「相當於11顆原子彈釋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