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院總預算再上演表決大戰?卓榮泰明早親上火線籲理性審查

馬來西亞警方破獲製毒工廠!10台人被捕、3人毒品尿檢呈陽性

無視美批評 越南奉行「竹子外交」與俄簽12份協議

俄羅斯總統普亭(左)和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右),於20日出席河內歌劇院舉行的招待會。(歐新社)
俄羅斯總統普亭(左)和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右),於20日出席河內歌劇院舉行的招待會。(歐新社)

俄羅斯總統普亭與北韓簽訂防禦條約後,20日早上抵達越南進行國是訪問。普亭在越南訪問期間,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越南國家主席蘇林(To Lam)和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等人會面。普亭承諾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簽署了至少12份合作協議,涉及教育、衛生、石油天然氣勘探等領域。

普亭行前在越南媒體投書,讚揚這個東南亞共產國家支持「以務實方式處理(烏克蘭)危機」。

越南對世界強權奉行中立外交政策,即所謂的「竹子外交」。越南迄今從未指責俄羅斯攻擊烏克蘭,西方國家認為這樣的立場過於靠近克里姆林宮。

俄羅斯總統普亭20日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陣亡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儀式。(歐新社)
俄羅斯總統普亭20日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陣亡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儀式。(歐新社)

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在2016年提出「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並自2021年起積極奉行,以應對全球局勢日益緊張。越媒報導,阮富仲去年12月在一場全國外交會議上闡釋,形容越南的外交傳統有如該國盛產的竹子般既「根深柢固而主幹結實」,同時分枝「富有彈性」。他指出,越南外交應同時具有適應力和彈性,其核心宗旨為「目標堅定,而戰略和戰術上具有彈性」。

越南接待普亭的舉動招致了主要夥伴美國的批評,美國駐河內大使館日前曾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給予普亭一個宣傳俄在烏克蘭戰爭的平台,或以其他方式讓他將自己的暴行正常化。

紐約時報報導,河內和莫斯科自1950年以來一直保持外交關係,今年是越俄建立「友好關係」條約30周年。在越南許多人仍記得當年在對抗法國和美國的戰爭中蘇聯對越南提供的支持。蘇聯曾是最早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政府建交的國家之一;俄羅斯也是越南最大武器供應國。

據報導,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專家史托瑞(Ian Storey)說:「越南人認為,戈巴契夫在1980年代為了改善與中國關係而拋棄了越南,葉爾欽在整個1990年代幾乎沒有關注過越南,普亭於2000年一上台,就給予越南高度的重視。因此越南人對此心存感激。」他補充說,越南領導階層喜歡普亭,因為「他使越、俄關係重新回到正軌」。

在北韓和俄羅斯面臨國際孤立之際,越南與美國及歐洲聯盟(EU)建立審慎的聯盟關係。

澳洲國防大學(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越南安全專家塞爾(Carl Thayer)表示:「總統普亭訪問北韓和越南,是要表明西方企圖孤立俄羅斯沒有什麼用,俄羅斯在亞洲也有夥伴。」

莫斯科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稱為「特殊軍事行動」,之後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制裁打擊。去年3月,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CC)以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為名對普亭發出逮捕令,普亭並不認罪。越南和俄羅斯皆非ICC成員。

俄羅斯 普亭 越南

相關新聞

罕見!路透:濟州航空失事客機2具引擎都發現羽毛和鳥血

南韓濟州航空(Jeju Air)去年12月底發生179人罹難的重大空難,墜毀原因仍在調查中。路透報導,調查人員在該架客機...

南韓公調處證實:已逮捕尹錫悅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韓聯社、KBS等消息指出,尹錫悅將自行走出總統...

韓總統官邸打開第3道防線允公調處進入!韓媒:尹錫悅將自行走出官邸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稍早已突破兩道防線。韓聯社最新消息指出,總統警...

宮崎強震「釋放11顆原子彈能量」 專家示警:規模7地震機率提高5倍

日本宮崎縣外海昨天發生芮氏規模6.9強震,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規模6.9強震「相當於11顆原子彈釋放...

彈劾案本周庭審 有望逮捕尹錫悅?

韓聯社等韓媒十二日報導稱,南韓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可望本周上班日第二次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

旅客注意!南韓濟州島暴風雪狂襲 168航班取消萬人受困

南韓迎接入冬以來最強寒流,連濟州島也身受暴風雪侵襲,導致航空交通大亂,共有168個航班因天氣惡劣被迫取消,上萬名旅客滯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