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文茜爆施明德住加護病房 孩子急回台為父打氣

影/近距離切飛機前方!美軍方:陸戰機飛行員「挑釁」美偵察機

根據美國軍方的說法,1名中國戰鬥機飛行員上周在南海上空執行任務時在美國偵察機周遭進行一次「不必要的挑釁性動作」。美聯社
根據美國軍方的說法,1名中國戰鬥機飛行員上周在南海上空執行任務時在美國偵察機周遭進行一次「不必要的挑釁性動作」。美聯社

根據美國軍方的說法,1名中國戰鬥機飛行員上周在南海上空執行任務時在美國偵察機周遭進行一次「不必要的挑釁性動作」。

衛報報導,美國太平洋司令部(IndoPaCom) 在聲明中表示「中國飛機26日直接在我方波音RC-135機頭前方400英尺(約121公尺)範圍內飛行,迫使我方飛機穿越其尾流」,並補充說「根據國際法,RC-135當時正在南海國際領空進行安全和例行性的行動」。

根據解密的影片顯示,一架戰鬥機從美國飛機前面飛過,還可以看到飛機因產生的湍流而搖晃。一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指出「中國飛機和船隻進行危險的空中攔截或海上對抗的次數以驚人速度增加,這些行動恐造成安全疑慮事件或誤判」,並強調「我們不相信這是由飛行員獨立作業,我們認為這是中方廣泛行動模式的一部分」。

事實上,去年12月也曾有中國戰機和美國RC-135發生類似事件,當時美方飛機被迫採取規避動作以避免碰撞。

【中央社/華盛頓30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今天表示,一架中國戰鬥機在南海國際空域對美國軍機從事「不必要的挑釁」動作。從影片可看到中方戰鬥機的距離之近,隨之而來的亂流讓美國軍機晃動不已。

綜合路透社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軍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發布聲明表示,中方殲16(J-16)戰機本月26日直接切到美軍RC-135電子情報偵察機前方,導致美機直接飛進該機後方的亂流。

美軍印太司令部表示,這架美軍RC-135偵察機當時在國際空域執行「安全且例行性作業」。

聲明說:「只要國際法允許,美國將持續自由且負責地進行飛行、航行與運行。」

美國空軍釋出的影片顯示,一架戰機切到美機機鼻前方,美國這架RC-135駕駛艙接著因亂流而晃動。

中國駐美大使館並未立即回覆路透社記者的置評要求。過去,中國曾表示美方派遣船隻和飛機進入南海對和平沒有好處。

這類攔截事件三不五時會發生。去年12月,一架中國軍機來到距離美國空軍飛機不到3公尺的範圍,迫使美機採取閃避措施以避免在國際空域發生碰撞。

而就在昨天,中國剛拒絕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提議,不願在本週於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亞洲安全峰會場邊舉行會談。

匿名的美國國防部高階官員表示,自2021年以來,中國對美國所提出的會談提議已拒絕或「已讀不回」十多次。

中美這全球兩大經濟體持續在台灣、中國人權紀錄以及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等發生摩擦,雙邊關係持續陷僵。

美國 南海 國軍

延伸閱讀

升息近尾聲、通膨趨緩但未消失 TIPS後市看佳

經濟日報社論/美債真正危機是「去美元化」

「將會是重要的一步」 烏克蘭國防部長希望德國提供歐洲戰機

華信航空32周年慶 舉辦絕版公關禮品義賣會

相關新聞

COP28直擊/中美特使共商甲烷減排

中美兩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二日在杜拜舉行「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峰會」,中國大陸氣候變遷事務特使解振華和美國總統氣候問...

影/菲律賓深夜遇7.6強震…發海嘯警報籲撤離 民眾倉皇逃生畫面曝

路透報導,台灣時間2日晚間10時37分,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Mindanao)發生芮氏規模7.6強震,當局隨即發布海嘯...

巴黎遊客遇襲…英籍傷者妻小目擊過程 凶嫌揮刀和鐵鎚大喊「真主至大」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巴黎市中心1日晚間驚傳觀光客遭人持刀和鐵鎚攻擊,一人被當場刺死以及兩人受到重傷,據悉凶嫌行凶前曾大喊「...

美軍魚鷹機墜海釀1死 目擊者:機身突然翻轉起火爆炸

美軍1架搭載6人的CV22魚鷹型運輸機昨天下午墜落日本鹿兒島縣屋久島外海,1名男性機組員被救起送醫後宣告不治,成為魚鷹機...

愛爾蘭都柏林驚爆持刀攻擊!5名傷者包括3兒童 引發反移民示威衝突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23日下午發生持刀攻擊事件,一名男子在市中心一間學校外持刀刺傷多人,造成5人受傷,嫌犯已被捕,犯案動機尚...

北韓疑似朝沖繩方向發射彈道飛彈 日本政府發布警報

北韓今晚疑似朝沖繩方向發射彈道飛彈,日本針對此事,發布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Alert)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