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也不挺馬克宏!長居台灣十餘年的她這麼說

「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被捲入美中衝突」,在全球進入美中兩強競逐的結構性衝突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日前訪中的一席話,吹皺全球一池春水。西方多國政界學者紛紛為文抨擊馬克宏,一位在台長居十餘年法國人也認為馬克宏的涉台輿論「太過分」,過度向中國拍馬屁的行為,讓這趟訪中行顯得「沒頭沒尾」。
馬克宏訪中行期間的言行引發爭議,特別是「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被捲入美中衝突」、「應戰略自主」一席話,讓自己身陷批評,就連國內的民眾也不埋單,認為馬克宏相關言論「真的太過分了」。
長居台灣十餘年的法國人季茱莉(Julie Couderc)說,法國對台灣的態度至今仍未明朗,「我當然聽到這些話(馬克宏的涉台言論)就會覺得很生氣,」因為這些話不是在對的地方,也不是在對的時間點說的。
擁有法國蒙彼利埃第一大學法律系和第三大學外國語文系學士、文化學研究所華人世界組碩士的季茱莉,過去也曾攻讀台大國發所博士,不但中文流利,對兩岸關係也頗有研究。因為這層關係,她比多數西方面孔,更能理解台灣所面對的挑戰;相對台灣人自己,她更知道台灣自身的優勢在哪裡,過去也經營個人YouTube頻道,介紹台灣的美好。
馬克宏拍馬屁,防止中國軍援俄羅斯
季茱莉坦言,如果單論法國一般民眾,「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台灣,不知道台灣在哪裡,因為台灣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很明確的位置。」但她想強調的是,馬克宏近來的涉台言論,「其實是會讓法國人生氣的」,因為馬克宏不論在國內政策、對外政策都累積了很多錯誤,「講的話很多都是很白痴的。」
但另一方面,也必須了解馬克宏講這些話的脈絡。因為馬克宏這次訪中,首要目標就是要求中國不要軍援俄羅斯,不要再深化與俄羅斯的關係,因此才需要「拍中國馬屁」,但如果他的目標是要求中國不要給俄羅斯武器,卻講了這些不妥的涉台言論,「這真的是一個很不聰明的策略。」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歷經馬克宏的「棄台論」風波,反而推升國際對台灣的認識程度,「現在大家都知道台灣在哪裡,每次有這樣的狀況,就會讓很多人覺得,原來台灣是這樣的。」季茱莉發現,「台灣」在法國不再是多數人不懂的陌生單字。
「如果看法國的媒體、電視台,或一些學者跟國會議員等等,他們這次也都站了出來,不斷討論台灣這項議題。」如同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國在台灣周邊秀肌肉,大批法國媒體報導一樣,「其實它是不好的事情,但讓台灣變得越來越紅,所以這有點好笑。」
至於馬克宏強調的「歐洲應戰略自主」理想,季茱莉觀察,在俄烏戰爭之後,現在許多歐洲學者都說,歐洲迫切需要美國的幫忙,「我們不能有兩個面孔,一方面支持美國,但另一方面又跟美國不一樣。」凸顯馬克宏強調的戰略自主,在歐洲確實已非主流聲浪。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學者紛紛強調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上的重要性,呼籲法國政府公開對台表示支持,但這個支持不是支持「台灣獨立」,而是支持台海維持現狀。
長居台灣十餘年,季茱莉用自身的觀察強調,「台灣真的是一個國家」,呼籲更多西方人士多來台灣看看,了解一下兩岸關係,「這是兩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人民與制度,一個是共產黨,一個是民主國家,」就她本人而言,當然很希望法國明確支持台灣。
歐洲不該只拿不給,應站出來反中武力脅迫
儘管如此,法國要明確挺台仍須考量國際安全等現實因素,「現在馬上支持台灣,說實話有點難,」但法國可以做的,是明確反對中國透過武力脅迫台灣,應該站出來跟中國說,「我們不是在一個戰爭的世界」。另外歐洲也可以支持台灣在諸如WHO等國際組織中,有一個明確的位置,而非讓台灣被完全排除在外。
「你知道嗎,我現在很不喜歡的事情,是歐洲只會拿卻不會站出來支持台灣。」季茱莉回憶新冠肺炎在歐洲大爆發的初期,是台灣先給了歐洲口罩,甚至汽車、手機裡的晶片,大多也都從台灣來的,「你看你拿這麼多,但你不會站出來支持台灣;就算不支持台灣,但也應該站出來反對中國(武力脅迫)。」
由於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時,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見,引起中國不滿,再度台海局勢緊張。季茱莉說,當時她人在韓國,許多在法國的親友紛紛來訊關心說:「所有法國媒體都報導,中國要攻擊台灣了!」她一一向親友說明,報導太過誇張,「這邊沒什麼緊張的狀況。」
季茱莉也認為,雖然習近平跟普丁一樣都有問題,但習近平重視經濟,「如果攻擊台灣,會有其他國家來幫忙,特別是美國,那會產生很多問題。」
她說,在台灣生活期間,完全沒有因為近來的兩岸局勢而感到緊張,「其實台灣人有點像韓國人」,中國突然發動攻擊的可能性,始終存在多數民眾的心中,「一直有被威脅的感覺,所以就變成一個很自然的東西,」就連這樣的心理狀態,也慢慢融入這位外新台灣人的內心深處。
▌延伸閱讀:「第三極」已非歐洲主流,台灣不應再對法國「棄台」疑慮緊抓不放
(本文出自2023.4.24《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