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搭捷運常遇「男生1坐姿」!她嚇喊太噁心 網苦主:很母湯

AI題材吸睛 台股漲131點收16,636點、台積電收568元

彰化新宮廟「命名諧音」萬人嘴角失守噴笑 網再曝台南有「菱洲宮」

索羅門群島掀地緣政治拔河 外交內政面臨微妙平衡

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 圖/美聯社資料照
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 圖/美聯社資料照

索羅門群島與中國達成安全協議後,在列強間掀起一波地緣政治拔河。分析指出,明年競選連任的總理蘇嘉瓦瑞面臨如何在國際外交和國內政治間取得微妙平衡的課題。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索羅門群島目前奉行的或許堪稱「類瑞士」外交政策吧,只是是在太平洋地區。

「四海皆兄弟,不與人為敵(Friends to all, enemy tonone.)。」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Sogavare)一言以蔽之。

由於蘇嘉瓦瑞一再重覆這麼講,這句話本身已經成為正式的政府政策。

這些日子以來,至少在檯面上,似乎那項「政策」正獲得回報:索羅門群島的熱度從不曾像現在這麼高。

過去3天,蘇嘉瓦瑞辦公室彷彿搖身變成迷你聯合國。19日他跟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YoshimasaHayashi)握手。日本外相走訪索羅門首都荷尼阿拉(Honiara),這還是史上頭一遭。

同一天,蘇嘉瓦瑞還接見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代表團,訪團到訪荷尼阿拉視察諸如中國政府出資興建的新國家體育館等關鍵基礎設施。

蘇嘉瓦瑞昨天則接待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康貝爾主導華府對這個區域新近形成的「迎頭趕上」(step-up)思維,獲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支持。

索羅門群島由近1000個島嶼組成,人口約僅70萬,以農村為主。對如此小國的領導人而言,蘇嘉瓦瑞確實行程滿檔。

那麼,索羅門群島何德何能突如其來受到這麼多來自超級強權的大咖們垂青?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太平洋島嶼計畫主任基恩(Meg Keen)告訴澳洲廣播公司:「真正觸發點是索羅門群島跟中國的安全協議。」

「那對這個區域傳送出衝擊波。」

這項備受爭議的安全協議於去年澳洲聯邦大選期間遭披露後,索羅門馬上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上述協議是在外交上長期支持台灣的索羅門於2019年轉向中國之後發生,引發外界憂心中國將會在當地建立軍事基地。蘇嘉瓦瑞對此一再地強烈否認。

姑且不論這項協議造成的影響,基恩表示,中國動作頻頻至少已經成為澳洲和美國等其他國家的「行動催化劑」。

「現在,可以看到傳統夥伴們正對當地增加行動。」

有別於林芳正在旋風式訪問中對當地媒體不露口風,康貝爾昨天耗時許久召開記者會。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大體上在當地消失的美國,過去3年以來重回索羅門,不但開設大使館、重整外交關係,並且承諾在美方所稱對抗氣候變遷和非法捕魚的「迫切需求」上提供協助。

康貝爾在記者會中談到為何美國突然重回索羅門群島和更廣泛太平洋地區時不無歉意地說:「我們之前做得不夠。」

「做為一個偉大國家和大國,我認為我們大到應該承認自己必須投入更多、必須做得更好。所以你提問美國要在哪裡迎頭趕上,我的答案是到處都要。」

提到索羅門群島和中國的安全協議時,康貝爾毫不含糊。

他說,「恰當的」作法應該是讓從來沒有對外公開過的這項協議「透明度更高」。

他並表示,針對任何潛在中國軍事設施的「進展」,美國代表團「清楚表明美方期待」。

「至於我們在這方面的期待是什麼,我想那非常清楚。我們得到來自總理的非常明確保證,他無意、也不會走向在索羅門建立支持武力投射能力的軍事設施。」

蘇嘉瓦瑞政府明年初將面臨大選,荷尼阿拉老百姓對於這些外賓到訪及其影響的回應不一。

新體育館接近完工,民眾現在已經看得到這場地緣政治拔河的有形成果。

不過很多人不了解,索羅門主要醫院明明破舊不堪,為何需要為11月太平洋運動會(Pacific Games)而蓋一座嶄新體育館,尤其是在青年普遍失業、貧窮繼續阻礙國家發展的情況下。

在政治意涵上,2021年11月索羅門群島的反政府示威眼下已經平息,但是蘇嘉瓦瑞和政府蒙受的批評聲浪沒有停歇,尤其是在針對他決定引進中國警察作法的議題上。

直言不諱反中國的馬萊塔省(Malaita)前省長蘇達尼(Daniel Suidani)已經下台。分析認為,他失勢的原因存在諸多疑點。

基恩表示:「蘇嘉瓦瑞得讓人民覺得他有兌現支票。他受到關注、拿到資源,而且跟全球領袖平起平坐。但這是個微妙平衡,將艱難的地緣政治遊戲玩得淋漓盡致的同時還得摸索國內觀感。」

報導指出,國際外交是一件事,但國內政治和把持住權力又是另一回事。從這個觀點來看,改採「不做任何人的朋友,成為某些人的敵人」作法或許會比較恰當。

索羅門

延伸閱讀

緝毒外交 調查局廣篩型毒品快篩試劑組贈15國

台灣外交波動 立委喻「像變了心的女友,一去不回頭」

邱臣遠指民進黨政府外交策略過度傾斜 缺乏彈性

台宏邦交生變 立委:應加強國民外交

相關新聞

防共軍 日辦大規模實彈演習

陸上自衛隊廿七日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舉行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實彈射擊訓練「富士綜合火力演習」(綜火演),循例...

日本長野兩警察來不及下車便遇害 公安:嫌犯合法擁槍

日本長野發生駭人的殺人案,31歲的議長長子青木正憲持刀與獵槍殺害4人,目擊者說,嫌犯朝警車開兩槍,兩名員警還來不及下車就...

陸駭客攻關島通訊 恐意在台灣

美國微軟和情報共享組織「五眼聯盟」成員國廿四日示警,中國大陸駭客鎖定攻擊關島和美國其他地方的關鍵通訊設施,憂心這波攻擊會...

日本長野槍擊殺警案釀3死1傷 凶嫌躲民宅與警持續僵持

日本長野縣中野市內今天傍晚發生一起男子持獵槍槍擊事件,造成2員警和1女子死亡。行凶男子逃離事發現場後躲入民宅,目前仍然與...

美中關係「解凍」? 雙邊會晤日增

經過接連幾個月的口水戰,美中關係步入新的階段,這可能決定這兩個大國能否恢復今年早些時候因為一個中國氣球而脫軌的高層交流。

下任泰國總理熱門人選皮塔是誰?勝出原因和訴求是什麼?

泰國眾議院選舉15日落幕,是泰國在2014年軍事政變後第二次的國會大選,新興政黨前進黨拿下最多席次成為最大黨,黨主席皮塔(Pita Limjaroenrat)宣布將和其他七個黨組成聯合政府,能否讓泰國變天仍需參議院親軍方勢力的支持。然而,42歲的皮塔已成眾所矚目焦點,他究竟是誰?為何能在這次選舉勝出?有什麼目標和訴求?《遠見》帶您深入解析。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