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和或施壓?習近平將訪俄羅斯 能否解決俄烏戰爭各界關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受普亭總統的邀請,將於下周一開始對俄羅斯展開三天國事訪問。克里姆林宮和中國外交部都於周五(3月17日)證實了這一行程。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俄羅斯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的對話將在3月20日下午開始。這將是一對一的對話,將舉行非正式午宴。3月21日將進行一天的會談。」在會談中,雙方將討論進一步發展兩國之間的全面伙伴關係以及戰略合作等事項,簽署一系列重要的雙邊文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周五的記者會上說,中俄關係的意義和影響遠遠超出雙邊範疇。習近平主席此次訪俄也是為了和平而去。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站在歷史正確一邊。他說,「中方的主張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勸和促談。我們始終認為,政治對話是解決衝突爭端的唯一出路,拱火遞刀、單邊制裁、極限施壓只會激化矛盾、加劇緊張,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和期待。」
在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中國政府發表旨在作為調停基礎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的12點立場文件,敦促雙方同意逐步推動局勢降級緩和,最終達成全面停火。但西方對這份常被解讀為「和平計劃」的文件多持懷疑態度,認為它沒有譴責俄羅斯悍然發動侵略戰爭,實質上是對俄羅斯給予外交支持。戰爭開始前,俄中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敲定了雙方「無上限伙伴關係」。
周四,中國外交部長秦剛(3月16日)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通了電話。秦剛呼籲俄烏雙方盡快重啟和平談判以確保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他說,「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不要關死政治解決的大門」。會後庫列巴在推特上發文表示,他與秦剛討論了「領土完整原則的重要性」,強調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所提出的和平方案,對「結束俄國的侵略與恢復烏克蘭的正義和平」至關重要。未經證實的消息稱,習近平也將同烏克蘭總統澤蘭斯基舉行視訊會談。
關注會晤時提出的實質內容
至於對習近平出訪俄羅斯人們應該「期待什麼」這樣的話題,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S)亞洲部的資深研究員馬安洲(Andrew Small)此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即便在中國成功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將恢復外交關係,這一新的政治籌碼並非有助於解決烏克蘭戰爭問題,「涉及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勢態,中國必須要做的是對俄羅斯方面施加壓力,但我們至今沒有看到有任何跡象顯示中國確實有這個意願。」他還說,「但從實質上講,人們並不指望他們在烏克蘭問題上能做很多事情」。
馬安洲解釋道,俄羅斯和中國從根本上希望將烏克蘭戰爭的根源歸咎於美國和北約的擴張。這仍然是俄中官方敘事的一部分,也是中國12點立場文件中的措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期待看到對現有立場的一些重大偏離」。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則是採取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他對法新社表示,「中國是否在真心努力扮演實現和平的角色,取決於它在與烏克蘭和俄羅斯領導人會晤時提出的實質內容」。他認為,此前公開的和平計劃更多的是一些普遍原則,而不是可操作的建議。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