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LINE收星巴克兌換券! 一票苦主按「接收」怒喊:氣到中風

悠遊卡一次儲1千很多嗎?前捷運員工曝最強用法 男每次儲萬元用來偷情

南市議員秘書昨晚騎車出門未返家 今晨月津港發現遺體

東亞人口漸趨老化 急訂友善移工政策

中國等國家人口老化持續,未來社會恐缺乏足夠勞動人口。(Photo Kan-dukuru Nagarju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中國等國家人口老化持續,未來社會恐缺乏足夠勞動人口。(Photo Kan-dukuru Nagarju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亞洲人不敢生孩子,老年人逐漸成主流。包括南韓與日本等國家當地人口老化問題引發社會擔憂,當地出生率不斷下滑,預期老年人口將迅速增加。專家表示,由於缺乏青壯年,未來勢必得透過引進外勞,加以補足勞動力。

南韓創最低生育

據《德國之聲》報導,2015年開始,南韓出生率穩定下滑,去年已經連續3年死亡率超過出生率,甚至創下全球最低生育率,每位女性生育子女人數從2021年的0.81人,2022年下降至0.78人。鄰國日本老年人口也迅速增加,中國則在60年以來,去年首度出現人口下滑。

非營利組織人口參考局指出,東亞生育率是全球最低,每位女性生育子女為1.2人,遠低於全球的2.3人。

社會老化影響經濟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湯玲玲指出,日本年輕人口下滑代表勞動力將萎縮,稅收也會縮水而影響經濟。聯合國全球人口展望指出,預計到2050年,東亞每3人就有1人將超過65歲。

另外,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陸海淇表示,中國更是面臨更嚴峻挑戰,在當地人口14億人,人口老化程度前所未見。

南韓總統尹錫悅去年底也表示,過去16年來,當地政府已花費2100億美元提升出生率,但成果仍有限。湯玲玲指出,「除了經濟誘因,想要幫上班族父母減輕育兒負擔還需要雇主的真心支持。」

為了補足勞動力短缺,世界其他地區已尋求外勞,但東亞各國政府對此似乎意興闌珊,例如日本的外國勞工僅佔登記人口1.5%,相較德國則高達15.8%。不過,專家預期,東亞各國未來倚賴外勞的程度會愈來越高,包括南韓已開始採用更友善移工的政策,甚至將成立專屬移民局。

生育率低成隱憂

據《東亞論壇》報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預測,台灣將在2060年成為世界上最老的國家之一,屆時老年人口的比例可能達到41.4%。

台灣自1950年代以來的生育率下降速度比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快,在21世紀上半的高齡化速度將是有史以來最快。至於人口老化是因為出生率下降和壽命延長,只有提高生育率才能減緩人口老化,但在諸如台灣等社會,隨著年輕人追求自由和來自西方的個人價值觀,生育率下降趨勢似乎很難逆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生育 老化

延伸閱讀

汐止人口持續成長 陳建仁允諾與新北市府研商提交通解方

經典賽/國內棒壇面臨的困境?洪一中:打球人口太少

解決少子高齡化、城鄉差距 日本打造數位田園都市

影/南韓黑鷹T-50教練機再度降落小港機場進行整補

相關新聞

中菲南海再起衝突 互控船隻衝撞

中菲南海再爆衝突,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表示,一艘菲律賓船隻十日在南海執行補給任務時被一艘中國海警船「撞擊」,中方還發射高壓水...

上月魚鷹機墜日本海釀8死 美軍宣布全面停飛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軍方宣布為「降低風險」,全面停飛軍用魚鷹運輸機。

COP28峰會/全球冷氣碳排 2050年要減少68%

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五日推出幾項重要承諾,包括美國、加拿大與肯亞等六十三個國家響應支持的「全球冷卻行動承諾(Glob...

路透:義大利已致函中國大陸 表明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義大利兩名政府消息人士6日告訴路透,義大利當局已正式告知中國大陸,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結束各界過去幾個月對梅洛尼政府...

被控是特洛伊木馬!消息人士:義大利正式通知中國 將退出一帶一路

兩名義大利政府消息人士今天告訴路透社,義大利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結束數月來義大利對這一雄心勃勃計畫未來...

COP28報告:今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 創新高

科學家五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八次締約方會議(COP28)發布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今年各國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