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颱瑪娃緩慢前進 今天東、西半部天氣兩樣情

一人失能全家破產 「零家庭照顧者」危機來臨

布林肯北京之行能否重新調整美中關係?學者這樣看

峇厘島G7峰會落幕不到3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2月5日至6日前往北京。圖/德國之聲中文網
峇厘島G7峰會落幕不到3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2月5日至6日前往北京。圖/德國之聲中文網

峇厘島G7峰會落幕不到3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2月5日至6日前往北京,持續與中國政府對話,以緩和兩國衝突,並推進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達成的共識。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布林肯兩天的北京之行期間,將與習近平見面。專家表示,此行將涵蓋「雙方關係所有層面」;布林肯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一方面要保持溝通管道暢通,一方面也設法避免美中關係繼續惡化。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資深訪問學者唐安竹(Drew Thompson)曾任美國國防官員,他表示,美中關係存在各種問題,雙方對會談內容都有想法,「議程會是全方面的」。

外界預料雙方會觸及很多議題,但有些專家指出,烏克蘭的戰事未歇,且台灣周邊的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再加上美中科技戰延燒,這些議題會是首要之務。專長是中國外交政策的赫爾辛基大學訪問學者英莎麗(Sari Arho Havrén)表示:「對美國來說,當然要討論到俄烏戰爭。」

英莎麗接受DW專訪時說:「台灣議題顯然仍會觸及紅線,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希望布林肯能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此外,美國限制中國企業取得特定的高階半導體,此政策也可能列入議程。」

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週二(1月31日)透露,布林肯訪北京時,會提起俄烏戰爭;自前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之後,美中之間的軍事、氣候變遷議題溝通停擺,因此布林肯此行其中一項重要目標,也包含重啟這些對話。柯比表示:「這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一段雙邊關係。」

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呼籲美國應以對話與雙贏合作,定調中美往來,而非對抗、零和的競爭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一(1月30日)說,中國「堅定不移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會迴避競爭。

就台灣議題缺乏基本信任

大部分專家認為,台灣是布林肯此行議程最敏感卻最重要的議題,因為「幾乎每一次的美國高階對話」都有討論到台灣。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朱志群認為,美中雙方「在台灣議題上缺乏基本信任,可能不知不覺就如同夢遊般走向戰爭」。

朱志群接受DW訪問時說:「在中國眼裡,美國政府並未嚴格遵循『一個中國』原則,又一直炒作中國對台灣海峽的威脅。美國則不滿北京政府打算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一名美國空軍將領日前預測,美中最快2025年就會因台灣而爆發軍事衝突。不過,美國國防部隨即稱這不代表拜登政府的觀點。

朱志群說,若要扭轉台灣局勢目前的走向,美國須打消中國的疑慮,重申其仍遵循一中政策;中國則須降低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並重新強調以和平統一為主。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唐安竹卻告訴DW,中美兩國在布林肯此行只會提出非常「老掉牙的論點」,只陳述各自的立場,卻不做出任何妥協。唐安竹說:「我認為兩邊幾乎沒有共識基礎。」

中國在俄烏戰爭的角色仍引發疑慮

中美兩國在台灣議題缺乏共識,對彼此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也抱持疑慮。赫爾辛基大學學者英莎麗表示,美國正仔細觀察中國是否以任何方式,在俄烏戰爭中助俄國一臂之力。

今年1月,美國認定有些中國企業向俄羅斯提供了非致命性的軍援,但美國無法確定北京政府是否知悉此事。英莎麗認為,雙方肯定會討論這件事。她告訴DW:「北京政府會不會約束這些企業、不讓他們繼續與俄國往來,還有美國能不能促使中國保證維持中立、不幫助俄國攻打烏克蘭,這些都需要持續觀察。」

北京政府屢屢反對各國制裁俄國,又強化與俄國的經濟、軍事互動,也顯示美中兩國對俄烏戰爭立場的根本差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表示:「中國過去十個月來對俄國石油、天然氣的進口大幅增加,北京政府肯定會否認這在軍事上有任何意義,但美國會有不同的主張。」

雙邊關係進展的希望不大

此行是布林肯擔任國務卿以來首度赴中;在他即將出發之際,華府也在與日本、荷蘭合作,欲祭出新措施,限制出口半導體製造設備至中國。美國此舉,被中國形容為「濫用出口管制」、「將科技經貿問題政治化」。

朱志群告訴DW,中國可能會指控美國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建立「小圈圈」,說美國要透過一場「新冷戰」打壓中國崛起。他表示:「拜登總統說美國不會參與跟中國的新冷戰,但雙方關係只看得到競爭,看起來正展開一場新冷戰。」他補充道,美國切斷中國取得先進科技的企圖,在中國眼裡「非常可疑」。

儘管美中持續競爭,在許多關鍵議題也缺乏共識,專家仍認為雙方會試著在氣候變遷與軍事上重啟對話。美國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政治學者瑟利森(Deborah Seligsohn)說:「我相信兩國在會議中會討論到氣候變遷,希望雙方能找到方法,不只是重啟對話而已,還要促進環境、科學與衛生方面的工作層級往來。」

種種衝突與不確定性,替布林肯的北京之行蒙上陰影。赫爾辛基大學學者英莎麗告訴DW,此行最有可能的結果,是維持溝通管道暢通。她認為兩國至少會恢復一部分的雙邊溝通渠道,而中國可能會希望從美國做出回報,來換取恢復關鍵議題對話的機會。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美中關係 美國 布林肯 習近平 拜登 北京 俄烏戰爭

相關新聞

厄多安連任土總統 國內挑戰仍多

土耳其廿八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現任總統厄多安以約百分之五十二得票率,擊敗獲得約百分之四十八選票的在野對手基里達歐魯...

防共軍 日辦大規模實彈演習

陸上自衛隊廿七日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舉行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實彈射擊訓練「富士綜合火力演習」(綜火演),循例...

日本長野兩警察來不及下車便遇害 公安:嫌犯合法擁槍

日本長野發生駭人的殺人案,31歲的議長長子青木正憲持刀與獵槍殺害4人,目擊者說,嫌犯朝警車開兩槍,兩名員警還來不及下車就...

陸駭客攻關島通訊 恐意在台灣

美國微軟和情報共享組織「五眼聯盟」成員國廿四日示警,中國大陸駭客鎖定攻擊關島和美國其他地方的關鍵通訊設施,憂心這波攻擊會...

日本長野槍擊殺警案釀3死1傷 凶嫌躲民宅與警持續僵持

日本長野縣中野市內今天傍晚發生一起男子持獵槍槍擊事件,造成2員警和1女子死亡。行凶男子逃離事發現場後躲入民宅,目前仍然與...

美中關係「解凍」? 雙邊會晤日增

經過接連幾個月的口水戰,美中關係步入新的階段,這可能決定這兩個大國能否恢復今年早些時候因為一個中國氣球而脫軌的高層交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