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北京研擬經濟孤立對策 因應侵台國際制裁

法國情資數位媒體「情報在線」(IntelligenceOnline)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台企圖愈加明顯,去年12月指派有宣傳背景的歷史學者高翔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可視為習近平想要掌控台灣的最新架構布局。 中國新聞社
法國情資數位媒體「情報在線」(IntelligenceOnline)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台企圖愈加明顯,去年12月指派有宣傳背景的歷史學者高翔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可視為習近平想要掌控台灣的最新架構布局。 中國新聞社

法媒「情報在線」獲中國學界消息證實,曾吹捧明清時期「閉關鎖國」政策的新任中國社科院院長高翔,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授意下,召集歷史與經濟學者,研究侵台後如何因應國際制裁帶來的經濟孤立。

法國情資數位媒體「情報在線」(IntelligenceOnline)今天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台企圖愈加明顯,去年12月指派有宣傳背景的歷史學者高翔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可視為習近平想要掌控台灣的最新架構布局。

「情報在線」寫道,中國最高智囊機構社會科學院的角色非常特殊,專門在鋪設並為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定調;社科院研究員都必須與共產黨高階公務員保持緊密聯繫。

高翔曾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並於2016年至2017年間擔任福建省宣傳部部長,熟稔台海宣傳議題。由此可看出習近平企圖增加與學術界的合作,利用研究能力為共產黨服務。

文章分析,習近平持續關注並研究台灣議題,希望社科院可以更進一步與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台灣議題上合作,以沙盤推演各種意外狀況,「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武力侵台後,國際祭出大規模制裁,企圖讓中國深陷經濟孤立時所帶來的後果」。

去年8月,高翔領導的中國歷史研究院發表文章為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平反。他在萬字長文中稱,清政府當時鎖國不僅為了「維護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的自給自足經濟」,更是為了防禦侵略者,具國家安全意味。

「情報在線」揭露,高翔之所以撰寫這份引起學、政界關注和批評的報告,就是因為去年春天曾接到習近平親自指示,希望他分析明、清帝國時期面對西方侵略、殖民,為保護國家利益與主權而採取長時間「閉關鎖國」的各項優點。

不具名的學界消息來源向「情報在線」證實,高翔更接獲指示,正召集一群歷史與經濟研究者,繼續研究中國如何因應經濟孤立的相關衝擊。

報導指出,歷史學者的任務是幫政府未來恐怕必須經濟封閉的選擇找解套說詞;經濟學家的任務則是制定緊急時期策略,好讓中共政權即使面對「自己造成與國際迫使的孤立」,也能依據中國現在的經濟體系特色,繼續保持良好的繁榮發展。

「情報在線」為專門報導國家級情資的新聞網,關注政治、經濟與科技情報,報導常引發國際效應,包括揭發法國水泥巨擘拉法基集團(Lafarge SA)疑似收受伊斯蘭國資助、美國軍事承包商祕密收購以色列惡意軟體「飛馬」開發者NSO集團等,日前也揭露中國在巴黎非法警察局鎖定台灣教育部海外華語學校。

習近平 鎖國 中共 台海

延伸閱讀

習近平春節團拜講話 對台重申反分裂反干涉

「你什麼都不懂」 全中國只有他敢這樣吼習近平

習近平全票當選江蘇人大代表 致電胡錦濤、朱鎔基祝健康長壽

韓正另有重用?傳循「王岐山模式」擔任國家副主席

相關新聞

厄多安連任土總統 國內挑戰仍多

土耳其廿八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現任總統厄多安以約百分之五十二得票率,擊敗獲得約百分之四十八選票的在野對手基里達歐魯...

防共軍 日辦大規模實彈演習

陸上自衛隊廿七日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舉行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實彈射擊訓練「富士綜合火力演習」(綜火演),循例...

日本長野兩警察來不及下車便遇害 公安:嫌犯合法擁槍

日本長野發生駭人的殺人案,31歲的議長長子青木正憲持刀與獵槍殺害4人,目擊者說,嫌犯朝警車開兩槍,兩名員警還來不及下車就...

陸駭客攻關島通訊 恐意在台灣

美國微軟和情報共享組織「五眼聯盟」成員國廿四日示警,中國大陸駭客鎖定攻擊關島和美國其他地方的關鍵通訊設施,憂心這波攻擊會...

日本長野槍擊殺警案釀3死1傷 凶嫌躲民宅與警持續僵持

日本長野縣中野市內今天傍晚發生一起男子持獵槍槍擊事件,造成2員警和1女子死亡。行凶男子逃離事發現場後躲入民宅,目前仍然與...

美中關係「解凍」? 雙邊會晤日增

經過接連幾個月的口水戰,美中關係步入新的階段,這可能決定這兩個大國能否恢復今年早些時候因為一個中國氣球而脫軌的高層交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