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晶片禁令拉攏盟友 日本、荷蘭態度大不同

美中科技戰不停歇,華府積極拉攏日本、荷蘭加入對中國晶片禁令行列。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17日表示,美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此議題已進行「很有成效」的討論。荷蘭態度則是拒「草率跟進」,但相關會談仍在進行。另外,美國對中國晶片管制擴大至澳門,即日起生效。
拜登政府去年10月推出了一系列對中國的科技出口管制,包括限制中國取得美國的晶片製造科技,試圖以此限制中國的相關技術及軍事實力。不過,此舉還未全面獲得日本、荷蘭等美國關鍵盟友的跟進支持。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17日在出席一場智庫活動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中國半導體出口限制已進行「很有成效」的討論。
拜登13日已向岸田文雄表達在此事情上對北京的顧慮。岸田文雄當時回應稱,日方已在慎重研究這一問題,並會對此作出適當回應。坎伯稱對日方表態感到滿意,並相信協商具有成效。
同場活動中,日本駐美大使富田浩司也表示,鑑於該議題的複雜性,需要與相關產業界進行協調,日本方面正從在技術和經濟層面上審視這一問題,並正在「非常謹慎地有所進展」。
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 )在17日造訪白宮和拜登會面時,也提及對中國出口晶片製造技術的限制。美國之音報導,拜登試圖說服荷蘭支持美國對中國出口晶片製造技術新限制的努力,但似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這一新的限制是華盛頓與北京競爭戰略的關鍵部分。
呂特會後表示,他看到了相關會談正逐漸取得進展。他在接受荷蘭一個電視節目採訪時說,「我想,一步接一步,我們能夠達至良好的合作結果。」
美媒認為,這一表態似乎意味著,拜登政府推動對華出口限制的圖謀沒能取得任何進展。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呂特此次出訪不會與美國達成任何協議。有美國官員也表示,荷蘭不太可能因拜登政府的施壓而改變出口政策。
另據路透報導,美國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晶片管制擴大至澳門,以避免中國透過澳門來逃避制裁。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和安全局(BIS)17日發布公告,更新2022年10月7日對中國晶片產業的出口管制,將澳門一併納為管控對象。更新在1月17日當天生效。
據BIS公告,2022年10月7日的出口管制政策同樣適用於澳門,包括對半導體先進製程以及設備和超算產品技術出口的「外國直接產品準則」(FDPR)、相關生產設備的出口限制、「美國人」相關限制以及對在華部分外企的暫時豁免許可等,以阻撓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並懲罰其侵犯人權的行為。
FDPR主要用於控制美國技術的交易,實質上就是如果產品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美國政府都有權阻止其銷售,至2020年更擴大適用範圍,即使在外國製造,若採用美國技術者同樣受限,目的是阻止其他國家超越美國。
BIS指出,自1999年澳門從葡萄牙政府手中回歸中國以來,澳門一直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並補充說中國在經濟和商業關係方面給予澳門有限的自主權。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