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家主席辭職 專家稱不排除跟政治內鬥有關

越南疫情期間弊案頻傳,國營媒體今天報導,國家主席阮春福已辭去各項職務並退休。專家分析,阮春福辭職為越南共產黨史上前所未見,此事除跟打貪有關,也可能涉及政治內鬥。

越通社(VNA)報導,阮春福(Nguyen XuanPhuc)是越南共產黨第13屆中央政治局委員、越共中央委員會委員、2021年至2026年任職越南國家主席、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

越共第13屆中央委員會今天召開會議,對阮春福辭去前述各項職務並退休進行審議,最後同意照案通過。

報導表示,阮春福在2016-2021年任職總理期間,在領導、指導和管理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防範上做出巨大努力,取得重要成果。然而,他的屬下包括2名副總理以及3名部長在內的許多官員發生違規、缺失,造成嚴重後果,並有多名官員遭到刑事調查。

報導指出,阮春福深知自己對黨和人民的責任,提出辭去各職務、各工作及退休的申請。

越南由越共實行一黨專政,外界將越共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總理、國會主席並稱越南政壇的「四大支柱」。阮春福卸任前是越共第2號人物,僅次於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

68歲的阮春福因抗疫有成受到讚揚後,在2021年4月晉升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越南在COVID-19疫情期間爆發兩起重大貪汙案,迄今已有上百人遭到起訴與逮捕。

法新社報導,共產越南強調謹慎穩定,政壇更迭一般為精心安排,突然去職是極不尋常的舉動。越南經濟與戰略研究中心(VESS)研究員阮克江(NguyenKhac Giang,音譯)表示:「國家主席阮春福辭職在黨史上為前所未見之舉。」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Ishak Institute)越南研究計畫高級研究員黎鴻協(LeHong Hiep,音譯)表示,阮春福辭職也可能涉及政治內鬥。

他告訴法新社:「這件事主要跟貪腐調查有關,但我們不能排除他的政治對手出於政治因素,也想把他拉下台的可能性。」

黎鴻協表示,阮春福的接班人選之一為現任公安部部長蘇林;他還說,國家主席換人可能不會對國家走向造成明顯後果。

他說:「越南政策是由(越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制定,所以我不認為他離開會導致重大轉變,或是政治體系出現任何問題。」

至於越南這波打貪行動對投資和政策有何衝擊,各界看法不一。

路透社報導,黎鴻協在自己的臉書(Facebook)上表示,這波肅清可能為更清廉、更有能力的領袖崛起鋪路,然而「只要領導階層改組未使政策徹底改變,對經濟的影響也將有限」。

不過,同研究所的高級訪問研究員何黃合(HaHoang Hop,音譯)表示,阮春福下台與打貪衝擊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使投資人緊張,「這可能帶領越南走向一段讓外國友人和投資人擔心的不穩定時期」。

越南 疫情

延伸閱讀

全球化未死 WSJ:安全及供應鏈重整

預估Q1筆電出貨量寫十年同期新低 全年自越南出貨占比將達10%

TrendForce:預估2023年筆電出貨量1.71億台、年減7.8%

研調:筆電供應鏈轉移 今年越南出貨比重上看1成

相關新聞

路透:義大利已致函中國大陸 表明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義大利兩名政府消息人士6日告訴路透,義大利當局已正式告知中國大陸,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結束各界過去幾個月對梅洛尼政府...

被控是特洛伊木馬!消息人士:義大利正式通知中國 將退出一帶一路

兩名義大利政府消息人士今天告訴路透社,義大利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結束數月來義大利對這一雄心勃勃計畫未來...

COP28報告:今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 創新高

科學家五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八次締約方會議(COP28)發布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今年各國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出席COP28 蓋茲:全球升溫難控制在2度內

彭博資訊報導,微軟創辦人蓋茲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接受彭博電視訪問直言,世界恐怕無法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升溫...

COP28直擊/中美特使共商甲烷減排

中美兩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二日在杜拜舉行「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峰會」,中國大陸氣候變遷事務特使解振華和美國總統氣候問...

影/菲律賓深夜遇7.6強震…發海嘯警報籲撤離 民眾倉皇逃生畫面曝

路透報導,台灣時間2日晚間10時37分,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Mindanao)發生芮氏規模7.6強震,當局隨即發布海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