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今訪沙烏地阿拉伯 出席「中阿峰會」破解西方圍堵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早(7日)宣布,應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2月7日至10日赴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國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在中共20大結束後展開一連串的元首外交,先在大陸國內會晤包括越南、德國、巴基斯坦、坦尚尼亞等國家元首、總理;再赴印尼巴里島參加G20峰會與泰國APEC,這期間與多達20個國家的元首、王室、總理、聯合國與歐盟領導人等雙邊會晤。
習近平上次出訪沙烏地阿拉伯是2016年1月19日,時隔近6年後今天再次應邀出訪沙國且將出席首屆「中阿峰會」,部分專家解讀大陸加強與阿拉伯國家的聯繫是在破解西方世界的圍堵,尤其近來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因石油供應及價格問題嚴重齟齬之際。
大陸與阿拉伯國家多年來加速經貿合作,環球時報報導,目前中國已成為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去年阿拉伯世界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3000多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1/3以上;今年前三季度,中阿貿易額達3192.95億美元,同比增長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準,保持了高速增長。
此外還有20個阿拉伯國家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阿合作的範疇從能源領域拓展深入到農業、數字經濟、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中阿峰會」的召開,將讓彼此的合作再上一個台階。
報導稱,「中阿峰會」是建立在中阿合作論壇的基礎上,自2004年舉辦中阿合作論壇至今已有18年,「中阿峰會」並非簡單的升級版,它是中阿在各個領域的合作達到了一定廣度和深度後水到渠成的結果。召開「中阿峰會」是雙方一致同意,形成合力的過程。
報導還說,阿拉伯國家地處亞非大陸交匯地帶,自二戰以來這裡就一直是地區熱點問題高度聚集的位置,雖然擁有豐富的能源,但始終沒有擺脫地緣政治衝突的糾纏。進入21世紀後,又經歷了一輪「阿拉伯之春」的嚴重衝擊。避免政治動盪,實現穩定的經濟增長,成為眾多阿拉伯國家的共同心願,它們對中國的相關經驗產生濃厚興趣,中國也願意與阿拉伯夥伴分享。
報導說,與某些大國以高人一等的姿態進入中東並著力操弄地緣政治與安全議題不同,中國在民族解放鬥爭中與阿拉伯國家患難與共,在國際政治舞台上長期相互支援。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主張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都反對外部干涉,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