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7恐有能力占領台 日媒:美擬與台聯合生產武器

「日經亞洲」網站19日報導,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正在考慮與台灣聯合生產武器,旨在提高美國設計武器的產量,加快其轉讓給台灣並加強對中國的威懾。但中華民國國防部19日表示「並無所悉」。
提供軍需品及飛彈技術
一位直接了解拜登政府內部審議情況的人士說,關於美台聯合生產的初步討論已經開始。美國國防公司很可能提供在台灣製造武器的技術,或使用台灣製造的零件在美國生產武器, 「這需要一些時間。」另一位消息人士說,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19 日證實確有此事。他對路透表示,台美聯合生產武器計畫正處籌畫階段,美台商會為遊說團體,而成員中有眾多美國國防承包商。目前尚未確定內容包括哪些武器,但可能著重於為台灣提供更多軍需品,以及飛彈技術。
昔憂洩密未提聯合生產
美台商會一名代表說,「雄風二型和三型飛彈是由中科院開發的台灣飛彈,並採用了一些美國技術生產」,但台灣尚未聯合生產美國武器,無論是彈藥還是平台。由於擔心洩密,美國政府過去被認為對聯合生產美國製造的武器持謹慎態度。
拜登政府考慮聯合生產,以加快武器轉讓。一般來說,從美國政府批准軍售到交付完成需要數年到十年時間;美國軍方認為,中國可能有能力在2027年占領台灣,這意味著台灣提高自衛能力的時間很有限。
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迅速增加,使得僅靠美國很難滿足全球對武器的需求。在9月中旬的一分報告中,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坎森指出,美國的移動防空系統、刺針飛彈和海馬斯火箭系統的庫存「有限」。兩者分別由美國國防巨頭「雷神」和「洛克希德馬丁」製造。
台國防部5月透露,計畫在2026年3月前依次接收刺針飛彈,但交付速度可能會放緩。由於交付延遲,政府準備將自走榴彈砲的採購轉向其他系統;海馬斯預計2027年交付,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將於2028年交付。
拜登政府鼓勵盟友援台
日經新聞今年春季獲得的美國國會文件,報導指出,自2019年7月以來,美國政府尚未完成至少十項已批准的對台軍售,估計價值超過130億美元。
拜登政府也在為鼓勵盟友和合作夥伴向台灣提供安全援助奠定基礎。日經亞洲獲悉,拜登政府已開始就向台灣提供武器和零部件的問題與合作夥伴進行試探。
根據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數據,從2016年到2020年,台灣所有武器進口都來自美國。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