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紓困砸2000億 德國財大氣粗被歐盟討厭

德國政府日前宣布搶救能源通膨危機的最新方案,累計達2000億歐元(約2000億美元)的財政投入,創下一年來歐洲各國類似方案最高紀錄,立刻引發周邊國家反彈。歐元區財政部長3日聲明,各國因應能源問題需「維持公平競爭和共同市場完整性」,暗指富裕的德國只顧補貼自家企業,恐讓歐盟內部惡性競爭,使窮國財政更困難。
金融時報採訪匿名歐盟外交官說,正當歐盟國家為了商討出因應能源價格飆漲的共同政策而煩惱時,德國此舉令人「深惡痛絕」。
歐盟負責內部市場事務的執行委員布列東(Thierry Breton)說,德國有能力舉債2000億元,但歐盟其他成員國做不到,所以應趕緊設法幫助「沒有財政空間可操作」的國家以支援其產業和企業。
他的意思是,當德國砸大錢協助自家大小企業度過能源危機,降低企業成本,而歐盟其他國家對企業補貼的規模難以企及時,就可能在歐盟內部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讓他國產業難以生存。
斯洛伐克經濟部長荷曼(Karel Hirman)說的比較直接:「德國在毀滅我們的共同市場。」他告訴金融時報,整個歐盟受益於斯洛伐克使用天然氣生產的肥料,但天然氣價格卻可能壓垮斯洛伐克經濟,「我們沒有財政資源做這麼巨大的補貼」。
盧森堡能源部長呼籲歐盟執委會要改變對成員國補助的規則,也就是運用歐盟對成員國的補助金來調節各國能源紓困措施,以阻止「這場瘋狂的政府砸錢比賽⋯停止我們自己大亂鬥」。
連經常讓歐盟頭痛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都加入譴責德國的行列,他比喻德國的巨資紓困案是威脅歐盟團結的「人吃人」行為。
德國被討厭的背景還因為它反對歐盟設定天然氣進口價格上限。上周15個成員國聯名提出設定天然氣進口價格上限,主張透過集體力量就可壓低採購價格,因目前在市場供需原理運作下,需求孔急的歐洲進口天然氣價格硬是比亞洲等其他地區高,其中德國大筆搶購拚庫存就被指為拉高價格的原因之一。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匯整歐盟各國財政狀況後發現,支持歐盟訂出進口價上限的15國,如希臘、羅馬尼亞、波蘭、葡萄牙、法國、義大利等,都是今年第一季出現財務赤字的國家;而反對的德國、荷蘭同期財政盈餘分別達GDP的5.7%和9%。看來德國充裕的財政讓它有「被討厭的勇氣」。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